布衣粗食|一晃就老了,写完后,我流泪了,70后的人
01
有一种记忆 , 叫生于70年代 。 那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年代 , 穷成为了我们脑海里最深刻的印象 。 几块钱一个学期的学费 , 都要想方设法去凑;一块钱一斤的猪肉 , 都不能够常常买 , 一个月吃三次肉 , 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
有一种美好 , 叫生于70年代 。 那是一个人与人可以真诚交流的年代 , 也是一个可以夜不闭户的年代 , 没有尔虞我诈 , 不需要互相戒备 , 盖房子、插秧、收麦子 , 都有人来帮忙 , 还不要工钱 。
有一种情怀 , 叫生于70年代 。 那是奋力拼搏的一代人 , 为了改变命运 , 个个努力工作 , 从乡村到城市 , 从小城到大城市 , 我们越走越远 , 把故乡抛在了身后 , 也把故乡印刻在了心灵深处 。 我们都是白手起家的人 , 也成为了有故事的人 。
有一种无奈 , 叫生于70年代 。 那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 有着中年人的压力 , 有着无尽的感慨 , 有憧憬 , 也有忧虑 。
文章图片
02
忽而回头 , 70后的人 , 一晃就老了 , 第一批70后 , 已经五十岁了 。 大部分的人 , 走在奔五的路上 。
时间就像一把利剑 , 把过去的一切 , 都狠狠地割掉 , 只有深深浅浅的记忆 , 在心头萦绕 , 回不去的童年 , 回不去的青春 , 回不去的故乡 , 回不去的老屋 。 我们唯有向前走 , 越走越远 。
一撮白发 , 就是一道记忆;一条皱纹 , 就是一段记忆 。 曾经 , 口口声声说:“我要当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美术家、体育健将......”现在 , 我们都是叔叔阿姨辈分了 , 部分人 , 成为了爷爷奶奶了 。
当你对着镜子的时候 , 你会发现 , 时间留下来的痕迹 , 满目疮痍 , 连自己都不忍直视 , 外表的伤痕 , 可以“如数家珍” , 可以一样一样说出来 。 内心的伤痕 , 说不清 , 还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 , 感觉到隐隐作痛 , 人生咋就那么苦呢?
我们常常在想 , 努力拼搏几年 , 就好好休息 , 不再四处漂泊了 , 不再那么拼命工作了 , 甚至想要辞去工作 , 去向往梦里的诗和远方 , 享受后半生的幸福和安宁 。 可是 , 想了很久 , 原来是南柯一梦 , 大部分的人 , 并没有“提前退休”的能力 , 甚至还要和一些小年轻 , 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 再一次出发 。
变老的是岁月 , 长大的是年龄 , 沧桑的是心情 , 70后的我们 , 除了感慨万千 , 还能怎样 。 回到家 , 一家人都眼巴巴看着你 , 指望着你 , 你不坚强 , 软弱给谁看?70后的我们 , 依旧是家庭的顶梁柱 , 熬吧 , 总会熬出头 。
文章图片
03
70后的人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越来越怀念故乡 , 好羡慕那些一直生活在故乡的人 。
前段时间 , 写了一篇《70后 , 故乡是回不去了》的文章 , 很多读者在文章末尾留言 。
有人说:“已经在外漂泊了十多年了 , 真的好想回家 。 可是事业发展 , 脱不开身啊 。 ”
有人说:“还回去干嘛 , 老屋都没有了 , 回去也没有地方住了 。 ”
有人说:“父母在老家 , 我真的不放心他们 。 ”
有人说:“我是一定会回去了 , 因为我在城里买不起房子 , 只能回老家去养老 。 ”
多少人 , 一直背井离乡 , 并不是自己喜欢漂泊 , 而是为了去远方 , 多赚一点点钱 。 我们村里 , 大部分的70后 , 都在南方打工 , 还有一部分在县城周边打工 , 每次回到村里 , 只能看到几位老人 。 稻田也荒芜了不少 , 一些老屋已经变成了荒芜的样子 , 门口都是野草丛生 , 屋顶也凹陷下去了 。
可是 , 在我们的骨子里 , 故乡依旧是美丽的 。 在我们小的时候 , 喜欢下河摸鱼 , 到田里捉泥鳅;喜欢到山里采野果 , 杨梅、野生桃子、八月瓜、猕猴桃、毛栗......是我们最喜欢的味道 。
- 娇柔的柠檬|一晃就老了,岁月不饶人
- 老郭说|年华易逝,70后,一晃都老了,人生还有多少个70年?,岁月已老
- 布衣粗食|在事业单位二十年后才明白:未来真的没有那么美
- 菩提家园|献给人到中年的70后,此文
- 布衣粗食|都有这四个明显的特征,值得学习,真正有趣的人
- 作者布衣粗食|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四个征兆
- 布衣粗食|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一个人
- 客家小小彬|相识是缘,一晃就老。早安,不要争争吵吵
- 布衣粗食|往往是在“装老实”,以下几种人
- 布衣粗食|不吃“烂苹果”,从不纠缠,真正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