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最新“地球体检报告”: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50年内平均下降超过一半 , 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是重要因素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 , 于2018年3月死去 。 |rizwanoor / twitter
“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 新生的物种数量已远远赶不上灭绝的数量……”
每年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灭绝动物的报告 , 甚至对此已经麻木 。 但物种灭绝到底有多严重 , 作为生态整体的地球 , 还健康吗?
近日 ,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两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 , 给出了答案:
路1970年到2016年间 , 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消亡了68% 。 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竟然平均下降超过一半 。
这条下降曲线延伸的前方 , 似乎冷冰冰地指向人类在这颗孤独星球上灾难一般的未来 。
1 Mayday!动物们都去哪儿了?
2020年初 , 新冠疫情爆发让人类遭遇百年不遇的公共健康危机 , 各国纷纷采取严厉的停工停产等社交隔离措施 。 当人们禁足家中的时候 , 一些野生动物开始了它们的“现代都市巡游记” 。
武汉的高架桥上惊现肆意狂奔的野猪 , 曼谷一大群野猴出现在街头斗殴 , 旧金山的街道发现有野狼出没 ,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市中心一头美洲狮在悠闲“炸街”……上演了好一出热闹非凡的“疯狂动物城”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疫情期间在街上遛弯的动物们 。 |素材来自网络
一些环保关注者纷纷揣测 , 人类从城市空间的“撤退” , 是否能给野生动物带来扩大种群的罕见机遇 。 但最新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 , 给这一期待浇了一盆凉水 。 物种消逝如东海逝波 , 非强力手段恐难挽狂澜 。
通过追踪世界范围内的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4392个物种、20811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 WWF给地球出具了一份两年一度的“体检报告” 。
此次种群动态监测显示 , 在近乎半个世纪(1970-2016年)的时间维度上 , 所观测各类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8% 。 在淡水野生动物中 , 这个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4% 。
与此同时 , 物种栖息地指数(面积和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估)也呈加速减小趋势 , 不到二十年下降超2% , 一些地区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 , 说明监测物种不单单种群数量减少 , 其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减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地球生命力指数(上)和物种栖息地指数(下)趋势图 。 |WWF
这些数字换个语言描述就是 ,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 三分之二的动物被无声地消灭了 , 余下动物生存亦愈发困难 。
我们几乎可以想象第一手获取这些资料的科学家的惶恐心情 。 因为 , 他们知道 , 如果这一趋势再不遏制 , 这颗星球上寂静的可能就不只是春天了 。
2 暴走的人类世 , 颤抖的蓝色星
自英伦半岛上蒸汽轮机的第一次轰鸣拉开工业革命的历史大幕以来 , 人类活动的边界便不断拓展 。 森林 , 草地 , 湿地……所有重要的自然生态里都有了人类的痕迹 , 全球75%的土地被人类改变 。 砍伐 , 开发 , 种植 , 放牧……人类穷尽自己的智慧向自然索取 , 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
1970年 , 人类生态足迹被观测到第一次超过地球的再生速率 , 地球终于在和人类消耗的疯狂角力中败下阵来 。
据WWF此次数据统计 , 半个世纪以来 , 地球上各大洲的生命力指数均全面下降 。 对应的是种群规模的减小和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