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全球知名机构加速涌入 “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

:原题为_上观|全球知名机构加速涌入 “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
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最新发布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中 , 上海首次名列三甲 。 人们在为这一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 , 却没有忘记 , 五年前的2015年9月 , 在这一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上 , 上海仅列第21位 。
跃升的排名背后 , 是这五年间 , 上海围绕“十三五”规划中“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目标的不懈努力 。
抓住机遇 , 不断修炼内功
【上观|全球知名机构加速涌入 “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不久前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获批成立首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 , 这一“特殊区域”终于迎来了专属的银行分行 。
在此之前 , 沪上金融机构已经围绕这片国家战略之地 , 突破区域壁垒 , 创新一体化金融服务 , 推出了包括联合授信、异地开户、异地抵押等一系列措施 , 促进各种要素在区域间便利流动 。
这是上海抓住“三大任务”的机遇 , 不断修炼内功 , 探索制度创新 , 增强金融服务能级的缩影 。
自2019年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 , 已有183家企业登陆这一资本市场的全新板块 。 这些企业中有不少未盈利、同股不同权、红筹架构企业 , 以往无法通过A股融资 , 如今获得了资本助力 , 它们得以放开手脚加速发展 。 同时 , 这一板块对于围绕于此的金融生态圈 , 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 , 金融机构得以真正转变思路和模式 , 去发现真正优质的公司 。 作为资本市场的试验田 , 科创板的经验成果已经从上海推向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 。
带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经验 , 上海金融业又再次把目光投向临港新片区 。 各项举措密集落地临港——率先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 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 , 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 , 探索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
不仅抓住国家战略机遇 , 上海更顺应金融科技发展大势 , 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 , 加强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 。 上线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 , 试点“监管沙箱” , 上海积极鼓励金融服务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者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 同时通过刚刚闭幕的外滩大会 , 上海正推动金融机构在沪发展金融科技 , 吸引重要金融科技公司来沪发展 , 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 。
扩大开放 , 借助外力发展
作为国内首批新设的外资控股券商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营业部 , 已经开始吸引熟悉这一日本品牌的外籍投资者 , 前来开设中国A股账户 。
伴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速度加快 , 上海近年来吸引了一大批全球知名金融机构 。 如今在上海16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中 , 约三分之一是外资机构 , 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
外资公募基金方面 , 贝莱德、路博迈、富达国际三家全球顶级资管公司已经申请在沪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 其中贝莱德已获批 。 先锋领航集团近期也表示正筹备在沪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 并将其在亚洲的主要办事处迁往上海 。
外资券商方面 , 继野村东方、摩根大通开业后 , 星展银行在沪设立外资控股券商已获批筹 。
合资理财公司方面 , 东方汇理与中银理财在沪成立的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即将正式开业 , 贝莱德、淡马锡与建信理财在沪成立合资理财公司已获批筹 。
对于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言 , 吸引这些机构落户当然远远不够 , 上海还在努力实现境内境外市场的联通 。 “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机制的推出 , 黄金国际板、国债期货等板块的开放 , 跨境人民币、跨境ETF等业务的探索 , 都为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所言 , “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的开放中心” 。 这一开放的优势 , 将为上海配置全球资源提供真正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