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画纸墨长|口吐活鱼,奇行世难知,世称宝公、志公,宝志和尚:7岁出家
宝志和尚(418~514) , 南朝僧人 。 俗姓朱氏 , 金城(今甘肃兰州)人 。 齐宋之稍显灵迹 , 梁武帝尤深敬事 , 俗呼为志公 。
文章图片
宝志少年出家 , 随师傅修习禅业 , 一向恭谨勤奋 , 到宋太始初年(465—471年)却忽然变得行迹怪异起来 , 居止不定 , 饮食无时 , 几寸长的头发蓬乱如草 , 却不梳不剃 。 肩上一条锡杖 , 杖头挂些刀剪、镜子、布匹一类的东西 , 常常就这样赤脚穿行于大街小巷 。
到齐建元年间(479—482年) , 更加神怪非常 。 他眉开眼笑地与人说些没头没脑的话 , 人家也不以为意 , 后来遇到变故 , 再追想宝志的话 , 分明他是在说着预兆 。 有时也来一两首诗 , 词句有如谶语 , 有时接连几天不吃东西 , 却面无饥色 。 宝志的名声越来越大 , 很快京城的士庶僧俗 , 纷纷拜他为师 。
齐武帝萧赜见他影响日广 , 便以欺诈、迷惑百姓的罪名将他收在狱中 。 第二天 , 有个狱吏到闹市中游荡 , 见宝志在那里与人说笑 , 顿生疑惑 , 悄悄返回狱中 , 见宝志仍在地上打坐 , “难道是我看花了眼吗?”狱吏扪心自问 。
文章图片
一天 , 宝志忽然对狱卒嚷嚷道:“哈哈!门外有两人来给我送吃的啦!用金钵盛着 , 你们快给我拿过来!”果然文慧太子、竟陵王萧子良都来给他送饭 。 建康令吕文显将此事报告武帝 , 武帝见他果真不是凡人 , 便将他迎入宫中 。
不久 , 景阳山上又出现一个宝志 , 与七个僧人在一起 。 武帝大怒 , 下令派人检视后堂 , 四处找寻 , 没有宝志的踪影 。 门卫禀奏道:“宝志很早就出去了 , 我审视他时 , 见他正用墨涂身 。 ”僧正法献见他衣服破敝 , 便想送他一件 , 派人到罽宾、龙兴两寺寻找 , 都说:“昨晚在此过 , 过早晨就走了 。 ”又找到他常去的厉侯伯家 , 侯伯说:“昨晚他在这里讲经布道 , 现在还没睡醒呢 。 ”来人屏息一听 , 果然醋声传来 。
这时法献才明白:他是分身三处过的夜 。 宝志常在数九隆冬袒胸露背 , 四处走动 , 僧人宝亮便有意送他一件衲衣 , 只是没有机会 。 一天宝志忽然进门 , 拿上衲衣便走 , 宝亮目瞪口呆 。 有时宝志向人讨要生鱼片 , 施主为他办好 , 他只顾低头大嚼 。 宝志走后 , 盆中的鱼儿仍旧活泼泼地乱跳 。
文章图片
宝志并非只玩小法术的一类人物 , 他看武帝残暴嗜杀 , 便借给他神力 。 武帝见到地狱中高帝萧道成在没完没了地遭受锥刀之苦 , 皤然悔悟 , 自此永远废除了锥刀酷刑 。
宝志与朝中许多显要都有交往 。 卫尉胡谐病重 , 请他来看 , 宝志端详一下病人的形色 , 便说:“明屈 。 ”家人弄不清楚 , 宝志不作解说 , 第二天也不再去 , 胡谐就在当天死了 。 事后他对人说:“明屈 , 不是明日尸出么?”
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达出镇江州(江西九州) , 向宝志辞行 。 宝志取出纸墨 , 画了一棵树 , 树枝上立着一只小鸟 。 说:“好好保存 。 事情危急了就爬上这棵树 。 ”后来显达叛逆 , 留齐之镇守江州 。 叛军很快溃散 , 齐之窜入庐山 , 后面追兵很急 , 齐之走投无路 , 猛然抬头 , 见林中的一棵树与宝志所画一模一样 , 这不就是危急关头么?
齐之顾不了许多 , 挥鞭赶走坐骑 , 匆匆爬到树叶间 , 稍定下神他才注意到 , 枝头一只小鸟瞅着他 , 不飞也不动 , 齐之当下就明白了 。 追兵赶来 , 在树林里转来转去 , 谁也没对这棵枝头立着安祥的鸟儿的树发生疑问 , 齐之终于得救了 。
文章图片
屯骑桑偃准备谋反 , 悄悄地去找宝志讨主意 。 宝志一见他的身影 , 撒腿便跑边跑边大叫:“围台城 , 欲反逆 , 砍头破肚 。 ”桑偃心知不妙 。 果然 , 还没出一旬 , 事情败露 , 桑偃逃到朱方 , 被人抓住 , 落了个砍头破肚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