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见证一段历史珍藏一份情谊——访周铁忠在厂窖时期的邻居姚大清


抗日战争|见证一段历史珍藏一份情谊——访周铁忠在厂窖时期的邻居姚大清
文章图片
【抗日战争|见证一段历史珍藏一份情谊——访周铁忠在厂窖时期的邻居姚大清】采访姚大清老人的时间有点特别 。2020年7月7日,正好是抗日战争爆发83周年的纪念日 。这天,阴云密布,天空中还不时飘落一阵阵零星小雨,天气闷得让人难耐 。
在进行一番寻街问巷之后,我们一行人终于找到了县城中心,宝塔湖边的一栋不起眼的楼房 。姚大清老人就住在一楼 。
见我们到来,姚大清老人十分高兴,连忙把我们领进屋内,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 。别看她已经年过九旬,但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声音宏亮,做事也挺麻利,走起路来一阵风 。不一会,沏好的茶、洗净的水果,一一端上,招待我们 。
当我们说明来意,请她谈谈和周铁忠在厂窖做邻居的那段往事时,她一下就收住了笑容,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地向我们讲起那段尘封的历史 。
 姚大清家住在厂窖乡肖瓦连堤村(现改名为肖家湾村) 。1946年初春,姚大清刚满17岁,嫁到本村,与张茂川结为夫妻 。一天晌午,听说邻居周春甫的家里来了一位女客人 。姚大清十分好奇,悄悄跟着别人去看热闹 。到周家一看,只见堂屋正中站着一位中年妇女,身材高大,梳着一个巴巴头,眉清目秀,上身穿一开襟短袄,下身着一条青色大裤,脚穿布鞋 。一眼望去,豪气逼人 。身边还伴随着一男一女俩孩子 。周春甫向前来看望的左右邻居介绍说,这是他的姐姐,叫周铁忠 。很早就离开家乡,出去闹革命去了 。到过长沙、南昌、广州、武汉、天津等许多大地方 。很多年都杳无音讯,不知是死是活,直到最近才知道,她在湖南的沅陵已教书多年 。这次回乡,就住在我家 。她打算一边照料两个孩子,一边教书,租用云明孝(瓦连堤村地主)家的房子办私塾,望各家有子女的,送到那里去读书识字 。
初次见面,周铁忠就在姚大清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新婚不久,姚大清恪守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很少出门,整日关在家里,不是缝衣,便是绣花,做些针头线脑的活计 。
一天,周铁忠休课无事,便来到姚大清家里串门 。看到姚大清的手艺后,直夸她心灵手巧,女工不错 。交谈之中,周铁忠了解到姚大清在娘家上过学堂,初通文墨,便鼓励她迈出家门,多学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经过周铁忠的一番开导和指引,姚大清心里明亮了许多,胆子也大起来了 。
周铁忠在教私塾的同时,还利用晚上,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识字学文,姚大清便当她的助手 。有时候,识字课上完了,还有剩余的时间,她就给大家讲井岗山的斗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农民运动、工人罢工等许许多多的革命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姚大清开始了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湃等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渐渐也懂得了救国救民的道理 。
经过长达近五年的朝夕相处,姚大清和周铁忠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
1951年夏天,全国已经彻底解放 。周铁忠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党组织,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当得知早年参加革命时结识的邓颖超正在登报寻找她的下落时,周铁忠夜不能寐,兴奋不已 。她当即决定,带着孩子去北京与邓颖超见面 。临走时,她特地和姚大清告别,告诉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解放,作了主人,妇女地位也会提高,会有用武之地 。并夸奖姚大清能说会道,踏实肯干,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妇女干部,勉励她好好干,争取进步 。等去北京,把一切事情办好之后,她还会回来,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 。
谁知这一去,竟是十年之久!
转眼之间,就到了1961年秋天 。当时正是大跃进的困难时期,周铁忠受帅孟奇大姐和邓颖超之托,回家乡作些调查研究 。于是,她又一次住进了周春甫家 。这时的周铁忠已年过花甲,与上一次相比,明显地衰老了许多,头发也稀疏花白,因几次被捕,腿脚落下了毛病,需要拄杖而行 。而这时的姚大清正值中年,已经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张茂川则入了党,并当上了中队长(当时村里的负责人) 。十年阔别之后,见姚大清夫妻双双进步很大,成了村里的干部,心里很是替他们高兴,经常到她家里,或是把他们约到周春甫家里促膝交谈,问这问那,记东记西 。当了解到农村生产落后,浮夸风盛行,集体食堂办不下去,干部群众都怨声载道时,周铁忠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 。后来,她将这些情况向县里、省里反映和核实时,得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反馈和答复 。周铁忠再也坐不住了,她白天走访群众,实地察看和摸清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晚上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写调查材料,一连忙了许多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