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慨聊历史|真的有那么“铁”吗?,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么样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 , 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 。 据史料记载 , 此二人一见如故 , 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 , 犹鱼之有水也 。 ”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 。 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 , 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 , 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 , 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 。 那么 , 历史上 , 此二人这种君臣相得、犹如鱼水的关系果真如此吗?
东汉末年 , 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 , 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
【觉慨聊历史|真的有那么“铁”吗?,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么样】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 , 为刘备奉献隆中对策 , 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 “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受到刘备推崇 , 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 ,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 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 后《隆中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 , 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 , 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 , 《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
觉慨聊历史|真的有那么“铁”吗?,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么样
文章图片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 ,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 。 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 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 , 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 史料显示 , 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
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分析 ,
第一点 , 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 , 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 , 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 。 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 , 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 , 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 , 辅佐自己西取巴蜀 , 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
第二点 , 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 , 法正为谋士 , 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 , 在此战役中 , 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 。 刘备进位汉中王时 , 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
第三点 , 众所周知 , 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 , 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 , 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 。 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 , 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 , 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
觉慨聊历史|真的有那么“铁”吗?,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么样
文章图片
第四点 , 当关羽失掉荆州后 , 刘备举兵伐吴 , 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 , 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 。 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 , 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 , 则能制主上 , 令不东行;就复东行 , 必不倾危矣 。 ”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 , 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 。 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 , 西和诸戎 , 南抚夷越 , 东结孙吴 , 北伐曹操 , 这样才能兴复汉室 。 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 , 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 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 , 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 , 只想割据一方 , 能够称王称帝足矣 , 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 , 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 。 第二点便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 , 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 , 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 。 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 , 刘备在任用人才时 , 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觉慨聊历史|真的有那么“铁”吗?,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