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英伟达收购ARM背后:美国搅乱国际格局的“芯”机( 二 )


英国只能被迫替美国“挡子弹” 。
在利益面前 , 昔日的盟友也沦为美国的附庸 。
中年英伟达收购ARM背后:美国搅乱国际格局的“芯”机
本文插图
担忧的不仅仅是英国 , 恐慌的情绪在蔓延 。
首先就蔓延到了与英国仅隔一道海峡的欧盟各国 。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离英国近 , 更重要的是欧盟各国的一些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某些环节有很大的话语权 。
而这种格局正在被美国打破 。
今年2月6日 , 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半导体并购活动在2019年的总额同比增长22% , 达到317亿美元 。
中年英伟达收购ARM背后:美国搅乱国际格局的“芯”机
本文插图
科技采访人员叶展旗观察到:
这几年 , 美国公司在海外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 。 而欧洲的企业是其重点目标 。
2016年 , 美国英特尔收购意大利半导体制造商Yogitech , 该公司专注为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开发芯片 , 其技术在行业内独一无二 。
Wi-Fi之父塞斯林克斯创立的荷兰企业GreenPeak也被美国企业收购 , 该公司在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芯片领域享有优势地位 。
从2014年到今年年初 , 欧洲在半导体细分领域的王牌企业 , 屡屡被美国企业收购 。
谭主粗略分析了一下被美国并购的欧盟企业 , 虽然大多数的规模不大 , 但却是优质的“隐形冠军”企业 。
企业并购是商业行为 , 一方愿卖 , 一方愿买 。
本来无可厚非 , 然而让欧盟各国感到不安的是美国在并购中不但是“选手” , 还充当“裁判” , 成为许多并购案的仲裁者 。
就在美国不断收购欧洲科技企业时 , 却频频阻挠欧洲企业收购美国企业 。
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曾阻止德国英飞凌公司收购美国的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 理由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
不仅如此 , 美国更是将自己“裁判”的手伸向了美欧之外的并购案中 , 频频利用“长臂管辖”的手段干扰破坏正常的商业并购 。
当中国企业收购陷入困境的德国半导体公司爱思强时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突然插手 , 通过一系列“长臂管辖”的法律否决收购 , 并迫使德国政府改变主意 。
2016年1月 , 一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以33亿美元收购荷兰Lumileds的交易同样被美国出手阻挠 。
据外媒报道 , 其原因可能是收购业务中涉及一项半导体核心技术 , 美国不希望中国公司掌握该技术 。
在美国利用双重标准进行的并购之下 , 半导体行业自由开放的规则被打破 , 整个行业链条的平衡也被破坏 。
如果根据芯片设计制造的流程划分 , 可以简单分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三个环节 。
中年英伟达收购ARM背后:美国搅乱国际格局的“芯”机
本文插图
滑动查看芯片设计制造全流程中各国位置
虽然美国公司在链条各个环节的实力都很强 , 但不足以统治整个产业链 。
欧盟和东亚国家的一些公司占据了一些链条上的“制高点” 。
半导体行业是个高度全球化分工的产业 ,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公司各有分工又相互协作 , 链条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对于整个行业繁荣和技术进步是非常有益的 。
如今 , 美国一番“攻城略地” , 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控制更强 。
也就意味着它可以随时切断一些链条的连接点 。
把商业活动政治化已经成为美国这几年的惯用伎俩 。
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此 。
对于一些高度依赖核心技术的行业 , 美国把手伸得更长 , 试图控制整个产业链条 , 以此来操纵科技的研发为美国利益服务 。
将商业政治化、科技政治化已经成为美国的逆全球化的重要“武器” , 而在这当中 , 美国的盟友也没能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