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爱家乡,就去建设它( 三 )

《回乡之路》中 , “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一出场时油嘴滑舌、大话连篇 , 并不讨观众喜欢 。 然而 , 却是这个看着不靠谱的大忽悠 , 在家乡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 硬生生地在荒漠沙地上种出苹果 , 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

    

《回乡之路》同样有原型 。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 一到大风天就漫天飞沙 , 很不宜居 。 几十年来 , 一代又一代的人兴建防风林带 , 改造沙漠 , 现如今大部分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 , 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 。 很多人的家乡 , 从“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

    

《神笔马亮》中 , 出生在东北山村的画家马亮本有出国深造的机会 。 但因为“很多村子都老了 , 年轻人都走光了” , 他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点事情 。 他告诉妻子自己去俄罗斯留学 , 实际上是下乡扶贫了 , 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 原本破落的小山村已换新颜 , 成了有名的旅游度假村……

    

不难发现 , 电影中每一个主人公和家乡的关系 , 不仅仅是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身份 。

    

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 不是停留于口头上的怀念抑或记忆中的乡愁 , 也不是站在制高点上“哀其不幸、怒其不兴” 。

    

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 体现在他们对家乡建设的参与——家乡如果还有哪些地方不足 , 那么就力所能及或者竭尽所能地帮助她 , 改善她 , 让她变得更好 。

    

在舆论中 ,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论调 , 认为家乡因为贫穷落后而变得野蛮 , 已经“回不去了” 。 但其实 , 我们都该有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所倡导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 把“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 。

    

大城市的年轻人看起来更文明、更开化 , 是因为我们比家乡、比乡人更为幸运 , 我们享受到更多资源 , 跟着“时代的列车”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瘠 。 当我们“衣锦还乡”时应多一些理解和同情 , 多一些平视的交流和关怀 , 多一些付出和贡献 。

    

我们都不应是家乡建设的旁观者——这是“我和我的家乡”该有的深层次连接 。

    

□陈子非(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