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数据分析,90后平均欠债十二万多,且晚婚居多,是啥造成的这一现象

现在2019年,照此计算90后的年龄应该在20~29岁,是一个赚得不多,又得多花钱的年纪。当然80后的负债肯定比90后大,毕竟30~39岁,是一个赚钱更多,但花钱更更更多的年纪。
其实许多90后是被平均的。
由于限购政策的出现,家中有些钱的都会买房,基本在大城市就没有名额了。那就只能在成年的90后孩子名下挂一套房子。所以有许多没买房的90后被平均了。
至于说90后的超前消费,有报告显示,90后消费者的平均信用卡负债为3万元。显然这个不是太大头,毕竟80后在前面有个平均7万的信用卡负债。不过对比于70后、60后来说,90后的消费确实是超前了。
这背后主要有2个原因,1.市场供给丰富了;2.消费观念转变了。
之所以把市场供给放到第一点,主要是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腾飞,GDP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6070后面对的市场供给和8090后面对的市场供给(甚至是00后面对的市场供给)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被刺激出来的需求就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供给丰富导致的需求上涨这个大基础下,消费观念的转变无疑是加了把火,明日消费放到今日,未来消费放到当下,然后分期减轻压力。
曾经有个故事,我听过一个大家的版本,和一个唐骏给我的版本。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时候在天国碰面。
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40年的钱,在临终前终于把房买了。
美国老太太说,我花了40年(数据肯定不准确,毕竟还有利息问题,但是不影响观点),在临终前终于把房贷还完了。
很多大众(可能更多是房屋中介)就解读,提前消费多好,不然存一辈子钱,都没来得及享受。
唐骏写在书里还有这个故事的后半段。
中国老太太住的是父母给自己买的新房,而自己买的是给子女的新房。
美国老太太住的是自己买的新房,子女自己也会贷款买房。
所以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是在房子本身,而是在于这近40年间,生活中出现了太多需要消费的东西。并且存在较大的通货膨胀(60年代到今天),所以即便是父母想买,但是大部分父母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我的收入是父母的5-10倍)。所以环境的变化速度过快,导致消费观念的急剧变化,这也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晚婚,大部分还是因为经济压力。
这个观点是我从身边同事同学,和一些简单的报告中得出的。没有经过严谨的研究,供参考。
首先,经济压力,并不太表没钱。而是预感到钱不够,这才是压力。
你会发现,一线城市的同学比二三四线城市的同学更晚结婚,许多结婚是在30岁左右。
两个原因,1.眼界,2.资产
所谓眼界,就是在一线城市看到的新的事物多,消费欲望就很强。即便是结婚,对婚礼的期望,对生娃的期望,对男友的期望,都会变得更高。这不是不好,这只是世界观的改变。他们拥有更多的欲望和需求。
这样的高消费预期,让那些月薪过万的社畜们觉得自己薪水根本不够花。怎么还能想着结婚呢?
所谓资产,就是各种你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财产。年轻的时候,财富积累速度是比较慢的,因为你没有基础的资产让你滚雪球。
在这样的悬殊差异下,经济压力形成,导致很多一线城市的同学晚婚。
又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样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在被镜头美化之后,呈现在了更多互联网原住民90和00后面前,让更多没有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对这样的消费状态产生了向往。让更多的90后产生了焦虑,加重了晚婚人群的蔓延。
■网友的回复
没钱,能享受的东西又太多了,各种消费主意鼓吹花钱,都交的智商税。
【据大数据分析,90后平均欠债十二万多,且晚婚居多,是啥造成的这一现象】 打工受气,大多独生子女做不下,创业又失败欠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