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中之贫”脱贫记--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二 )



“贫中之贫”脱贫记--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文章图片

员工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天兴奶牛公司养殖场劳作(9月23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徐钦摄
58岁的李井华患有乳腺癌 , 老伴有哮喘 , 干不了重活 , 她把2头牛寄养在天兴奶牛公司 , 每年分红3000元 , 自己在公司给工人做饭 , 每月收入2100元 。 “加上土地流转的1万元 , 目前我家年收入超过35000元 , 稳定脱贫一点问题没有!”她信心满满地说 。 在天兴奶牛公司 , 像李井华一样务工的贫困户有17户 , 寄养奶牛获益的农户有1912户 , 其中贫困户246户 。
产业兴旺如今是兴安盟脱贫攻坚最鲜明的特征 。 突泉县的肉牛产业、阿尔山市的旅游产业、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刺绣产业、扎赉特旗的大米产业u2026u2026科尔沁右翼中旗是“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 , 目前刺绣产业覆盖173个行政村 , 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 , 其中贫困人口近3000人 , 参与刺绣的贫困人口年均增收约2000元 。 阿尔山市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 , 市里通过“旅游+五小经济”的模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 2019年 , 全年接待游客498.6万人次 , 旅游收入60.77亿元 。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 不仅促进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 更为乡村产业振兴及地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在兴安盟 , 5个国贫旗县市由北京市5个区对口帮扶 , 仅2019年就有8家北京企业落地兴安盟 , 完成投资3亿元 , 带动贫困人口2133人 。

“贫中之贫”脱贫记--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文章图片

兴安盟科右中旗刺绣扶贫车间里 , 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牧民妇女们在进行刺绣创作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王靖摄)
创造美好明天:帮到根上扶起志气
草原深处 , 扎赉特旗胡尔勒镇41岁脱贫户包哈敦巴拉 , 顶着太阳新建猪圈 。 由于旧猪圈已放不下37头猪仔 , 他在扩建一个能养100头猪仔的大圈 。

“贫中之贫”脱贫记--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文章图片

扎赉特旗脱贫户包哈敦巴拉在喂猪 , 经过精准扶贫 , 他已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 。 2019年 , 通过勤奋养猪、护林 , 他的年收入超过15000元 。 (采访人员任军川摄)
前些年 , 由于孩子夭折、妻子离婚、自己出车祸等一系列变故 , 让他丧失了生活的希望 , 整日喝得东倒西歪 。 多年来 , 扶贫干部对他进行重点帮扶 , 帮他发展养殖 , 还想方设法帮他戒酒 , 让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 2019年以来 , 包哈敦巴拉养猪收入4万元 , 还当起了村里的护林员 , 每年增收1万元 。
他的变化也赢得了村里一名单身女子的芳心 , 如今二人已经处上了对象 , 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 “最感谢的人就是扶贫干部 , 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 , 硬是把我从消沉和贫困里拽了出来 。 ”包哈敦巴拉感恩地说 。
精准扶贫给兴安盟贫困人口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变化 , 不仅物质生活变得丰裕 , 精神世界也更加充实 。 扶“智”又扶“志”扭转了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 铆足干劲增收 , 信心百倍过好日子 , 贫困人口迎来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
走进突泉县五三村脱贫户王金霞家里 , 墙面洁白 , 瓷砖光亮 , 衣柜崭新 , 找不到任何与贫困相关的线索 。 而就在几年前 , 却是另一番景象:老伴因病去世 , 她孤苦无依 , 更无心干活 , 大门紧闭不与乡亲们接触 , 觉得生活没有一点希望 。
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教种紫皮蒜、土豆、白菜 , 成熟后帮扶单位全部回收 。 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带动下 , 王金霞恢复了生活的精神头 , 2019年依靠庭院经济收入5000元 。 另外 , 村里还给王金霞上了低保 , 如今她稳定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