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追寻个性味道 精酿啤酒在中国日渐流行

_本文原题为 追寻个性味道 精酿啤酒在中国日渐流行
北京|追寻个性味道 精酿啤酒在中国日渐流行
文章图片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沐阳(右) , 出差时会去品尝各地的精酿啤酒 。 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采访人员王晓洁、陈钟昊)晚上7点 , 内蒙古人沐阳在北京方家胡同的一家酒吧里点了一款名为“百万富翁牛奶世涛”的精酿啤酒 , 售价58元 。 他是一名设计师 , 出差时 , 品尝精酿啤酒成为旅途中消遣时光的必选项 。
“最喜欢世涛 , 泡沫绵密、口感清爽 , 有烘焙的香气和一丝巧克力味 。 ”30岁的沐阳说 。 世涛是一种深色啤酒 , 焙烤麦芽发酵后产生的香气品尝起来酷似巧克力 。
相较普通的工业啤酒 , 精酿啤酒的发酵工艺更传统 , 工业添加剂少 , 口味精致且多元化 。
沐阳所在的酒吧叫作“北平机器” , 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来 。 在这里 , 顾客可以品尝到海盐味、生姜味、果香味甚至芹菜味的啤酒 。 酒品的名字也极具个性化 , 比如“搁浅的椰子树”“百花深处”“思绪万千” 。
根据“北平机器”创始人李威的观察 , 喜欢精酿啤酒的消费者在28岁至45岁之间 , 男女比例约为7:3 。 近年来 , 女性顾客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
李威是北京自酿啤酒协会的前任会长 , 2018年卸任 。 他自2012年接触精酿啤酒以来 , 亲历了这一行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
北京|追寻个性味道 精酿啤酒在中国日渐流行
文章图片
酒吧“北平机器” 。 受访者供图
“2012年 , 北京自酿啤酒协会刚成立 , 会员只有10来个人 , 喜欢在家自己酿啤酒 , 买到精酿很不容易 。 当时北京一罐精酿啤酒能卖200多元钱 , 几乎都是进口的 。 ”李威说 。 如今 , 协会会员已有4000多个 , 精酿啤酒的价格也降到几十元一罐 。
据北京自酿啤酒协会统计 , 截至2013年底 , 北京能买到精酿啤酒的地方 , 算上小卖部在内只有30多家;2014年底 , 这一数量增长至90余家 。 而如今 , 北京销售精酿啤酒的酒吧、餐厅已超过6000家 。 在购物中心还出现了像奶茶摊位一样的精酿销售点 。
精酿啤酒的红火市场 , 催生了各类相关的啤酒节和会展活动 。 去年 , 上海、合肥等地均举办了精酿啤酒节活动 。 今年9月 , 北京国际精酿啤酒展览会吸引了120多家产业链企业、8000余名观众参展 。
令李威意外的是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 , 经历了半年多的沉寂期 , 一些精酿啤酒吧的生意反而更好了 。
“最近每隔两周 , 周末的销售记录就要被打破 。 ”李威说 。
对于这一现象 , 有着15年啤酒生产设备技术与销售经验的郑淼辉并不意外 。 他是一家换热器公司的亚太区总监 , 换热器主要用于啤酒的加热、冷却、杀菌等环节 。 郑淼辉表示 , 最近几年 , 公司订单的增量中 , 大部分来自精酿啤酒行业 。
“一些大啤酒厂商干脆把大工业啤酒的工厂关闭了 , 转而拓展精酿啤酒的生产线 , 或是收购精酿啤酒的品牌 。 ”郑淼辉说 。
如今 , 无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 还是在三、四线城市 , 许多人均消费百元以上的餐厅开始提供精酿啤酒 。 看到这一新商机 , 郑淼辉的团队最近开始为餐厅、酒吧提供精酿啤酒的销售系统 。 “顾客开始对罐装的普通啤酒不‘感冒’了 , 桶装的精酿特别受欢迎 。 ”
北京|追寻个性味道 精酿啤酒在中国日渐流行
文章图片
“北平机器”创始人李威在自制精酿啤酒 。 受访者供图
精酿啤酒市场也吸引了大企业和资本方的关注 。 2017年 , 百威英博旗下公司收购了上海精酿品牌“拳击猫”;同年 , 中国本土品牌“熊猫精酿”获1.19亿元A轮融资 , 2019年获B轮融资;去年 , 嘉士伯集团在中国投资亿元建立精酿啤酒工厂 , 并收购了北京精酿品牌“京A”部分股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