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工地上那些“护航”亚运的异乡人

:原题为_新华网|工地上那些“护航”亚运的异乡人。
新华社杭州10月2日电 题:工地上那些“护航”亚运的异乡人
新华社采访人员马剑
48岁的倪祖贵10月1日度过了在杭州的第二个中秋节 。 10多年前从老家四川省广元市出来后 , 经老乡介绍先后闯荡北京、山东、江苏等地 , 水电工、木工都做过 , 过节回家成了他的奢望 。
“刚开始在外面啥都不习惯 。 ”倪祖贵转头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妻子杨明容 , 有些黝黑的脸上透出些许腼腆的笑意 , “这也没办法 , 说到底赚钱都是为了孩子 。 ”在倪祖贵闯荡各地的日子里 , 杨明容一直在家陪读 , 直到儿子考上成都的大学 。
现如今 , 杨明容和倪祖贵都在中铁一局建安公司杭州地铁7号线江东三路停车场I标项目工地上班 。 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核心工程 , 从清表到主体工程完工 , 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 , 建筑面积达13.37万平方米的杭州地铁7号线江东三路停车场在钱塘江畔的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 。
“让蓝图变为现实 , 不仅在于科学管理、统筹调度 , 也在于我们有一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农民工兄弟 。 ”项目部负责人朱忠宁说 。
住在项目部设立的夫妻房里 , 杨明容和倪祖贵对这份工作颇为珍惜 。 刨除吃穿用度 , 夫妻俩每月能攒下万把块钱 , 想着能给儿子在老家买套房 。 “工地食堂一荤一素两个菜 , 米饭敞开供应 , 只要10块钱 。 ”倪祖贵说 。
倪祖贵夫妇只是这个大工地上异乡人的一个缩影 。 在建设江东三路停车场的日日夜夜里 , 1000多名农民工兄弟和项目管理团队采取24小时三班倒的方式 , 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 共使用各类钢材2.7万余吨 , 浇筑各型混凝土逾25万方 。
采访人员在农民工生活区看到 , 19栋彩钢房屋错落有致 , 每个床位还安装了USB充电接口 。 “这其中宿舍16栋 , 卫生间及洗澡间2栋 , 食堂和超市共用1栋 。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陈新平说 。 据介绍 , 该生活区实现24小时热水供应 , 并设置有晾衣棚和8台全自动洗衣机 。
在五湖四海的建筑工地摸爬滚打十余年 , 倪祖贵有着自己的“职业标准” , 平时基本全泡在工地 , 有空的时候会去不远的头蓬社区购置点衣物 , 因为“干起活来费衣服” 。
“工期紧 , 咱们不能拖后腿啊!建这个停车场也是为了服务杭州亚运会 。 ”倪祖贵说 。
每一份“不拖后腿”的付出背后 , 是杭州轨道建设的稳步推进 。 据统计 , 截至目前 , 杭州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06公里 , 在建里程达到310公里 。 按照规划 , 2022年前 , 将建成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 运营里程将达516公里 。
【新华网|工地上那些“护航”亚运的异乡人】包括江东三路停车场在内 , 全杭州的地铁工地上共有5万余名建设者和管理者在辛勤忙碌 。 “农民工兄弟工作受尊重、内心有归属、薪水有保障 , 才能凝聚起推进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 ”陈新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