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思政节目赋能思政课
:原题为_光明网|思政节目赋能思政课。
【见仁见智】
作者:任福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从《社会主义有点“潮”》借网络化表达和新兴技术元素引发“潮”共鸣 , 到《思政热点面对面》打破教师主导、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 , 首创翻转课堂 , 实现师生共同参与 , 再到《这就是中国》创新采用“演讲+真人秀”巧妙解读中国制度 , 思政教育和视频节目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 让高冷范儿的思想政治理论有了接地气的样态表达 , 受到了大批青少年受众的关注和喜爱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 承载着“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神圣使命 。 传统的课程教育实践中 , 思政课教师理论宣讲式地授课、学生单向被动式地倾听 , 不仅枯燥乏味 , 而且效果欠佳 , 使意义十分重大的思政教育流于形式 。 因此 , 思政课一度被贴上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 严肃说教、没有温度等标签 。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 , 青少年深受复杂思潮的影响 , 以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年轻受众的聚集地 。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 , 如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成为愈加重要的时代课题 。 多元视听、互动沉浸、短小紧凑、新潮时尚等年轻人喜欢的新媒体形式 , 怎样才能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呢?近期热播的一系列思政类节目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跳脱出自上而下式的理论宣讲 , 观众在浙江省宣讲团成员“第一视角”的带领下走进基层 , 在内外互动、多点联动中直观感受党的理论政策带来的发展巨变 , 用感性语言实现理论宣传的价值共鸣 。 《这就是中国》邀请张维为教授做主讲人 , 与年轻人展开讨论辩论 , 以其独到开阔的知识视野和国际视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鲜活地阐释开来 。 每期节目结束后 , 还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精编文章 , 实现二次传播 。 《时代问答》由43位首席专家进行高屋建瓴的解读 , 生动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 ,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第一次电视化、栏目化的整体呈现 。 《理响新时代》第三季《中国宣讲达人大会》 , 由25位“理响星”和50位“理响观察员”组成理响观察团互动竞答、发表演说、讲述故事 , 还通过“短视频+小程序接力+线上线下互动”等模式拓展传播渠道 , 收获了可观的收视率和点赞率 。
无论是直接把思政课堂搬到电视和网络平台 , 还是用综艺节目的思维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思政类节目 , 这些区别于“一对多”灌输式宣讲的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尝试 , 都取得了不俗业绩 。 从《这就是中国》的收视数据来看 , 节目位列省级卫视周播节目同时段前三 , 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破亿 。 这些既出现在各大卫视 , 又活跃在网络视频平台的思政节目 , 就是一堂堂有声有色的可视化“思政公开课” , 正在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成功实践 。
思想政治理论 , 难的是讲得明白、听得进去 , 其中 , 需要政治语言与大众语言的转换与衔接 。 针对“先富还能带动后富、实现共富吗”等热点犀利问题 , 这些思政类节目表面上是采访提问、演讲辩论、互动问答等的组合叠加 , 本质上则是对内容“掰开揉碎”的重组再造 , 再采用兼具亲和力和说服力的语言讲述表达 , 最终实现让思想政治理论不晦涩难懂 , 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 有青年网友表示:“这种看节目形式的理论学习 , 把抽象的理论从书本中拽了出来 , 融入到现实中 , 气氛活跃、真实有趣 。 ”借由老少皆宜、活泼生动的新表达 , 使思政教育以更加吸引人的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 。 与此同时 , 青少年受众在观看节目后 , 也对学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这让思政教育不再只是停留在教室里的一门传统意义上的课程 , 而是真正融入实际生活的鲜活实践 。
- 节目|原创郭德纲、于谦领衔相声界的“极挑”,这综艺没火起来有点可惜
- 光明网|年薪百万聘校长,能一劳永逸吗
- 东方网|党员干部给学生上起“四史”微党课 金山区“鑫课堂”思政领航行动深入校园
- 光明网|【防骗】接到“警察”来电 女子为证清白汇款16000元
- 节目组|体育综艺《灌篮3》上线引发破圈好评,优酷综N代持续爆发
- 内容:Google Assistant 开始支持第三方 Podcast 节目内容
- 音乐|优酷《宇宙打歌中心》官宣,一档让音乐回归舞台的节目
- 光明网|男子天生三个肾 却被小结石撂倒
- 光明网|寻味精致威海
- 光明网|那启明:保和平卫祖国 空战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