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本文图片
10月1日 , 广州白云区的石马桃花公园内 , 一条长约20米的火龙盘踞在草坪上 。 火龙用茅草、草藤、榕树叶扎制而成 , 路过的街坊纷纷上前摸“龙头”“龙须” , 在中秋佳节讨个好意头 。
“舞火龙”是白云区传统的中秋习俗 , 现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每逢中秋 , 当地村民都会迎来“火龙出巡 , 与龙共舞”的热闹场景 。 因疫情防控 , 今年的舞火龙活动暂停 , 但仍有火龙可供观赏 。
舞火龙传统代代相传 , 其中以清湖村的火龙最有名 , 规模最大 。 提起扎火龙手艺人 , 村民都会想起清湖村二社的72岁的“龙痴”黄鉴豪 。 扎龙60多年 , “草龙”“亮灯龙”等各式火龙在他的巧手下栩栩如生 。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本文图片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童年着迷成“龙痴”
据地方史料记载 , 白云区舞火龙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咸丰十年 , 那年中秋前后村民突遭严重蝗灾 , 村民在田间燃烧火把 , 才得以保住庄稼 。 从此 , 这种驱虫方式演变成“舞火龙” 。
目前 , 舞火龙流传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均禾街、白云湖街及周边地区 , 不仅是当地祈福避灾的重要形式 , 也是传承多年的中秋习俗 。 在中秋当晚 , 村里的舞龙者将长龙抬到祠堂 , 点燃香火并插满龙身 , 举行隆重的舞火龙仪式 。 待火龙出巡、游街过巷时 , 村民便会拜祭火龙 , 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本文图片
“9岁时我就开始看长辈们扎火龙 , 这一看就忘不了 。 ”黄鉴豪说 , “火龙”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 , 通常由村里经验丰富的长辈带着十多个村民一起制作 , 耗时一到两天 。 他回忆 , 童年过中秋时 , 他总会趴在清湖村第二生产队活动室的窗边 , 看长辈扎龙 。
黄鉴豪介绍 , 旧时的火龙是用榕树、草藤扎成长龙的模样 , 用榕树叶做龙鳞、用榕树须做龙须、用麻绳做龙筋、用柚子或者木瓜做龙珠 , 龙身会插满点燃的香火 。 13岁时 , 他便开始向村里长辈学扎火龙 。
在他看来 , 制作火龙最难的是龙头和龙尾 。 扎制龙头难在调整嘴巴 , “龙嘴的上下颚没有特定的角度 , 需要看龙头的整体形态来调整 , 否则体现不出龙的神韵 。 ”
没有精确的度量 , 没有详细的图纸 , 黄鉴豪凭借多年经验 , 将对火龙的热爱化作手心之尺 。 “改革开放以后 , 每个生产社都会扎火龙 , 还会互相比一比 。 我做的时候 , 常常有其他生产社的人跑到窗口旁边看 。 ”黄鉴豪笑说 。
渐渐地 , 黄鉴豪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扎火龙高手 。 有一次临近节日 , 有生产队的龙头还没扎好 , 想高价买走他做好的龙头 , 被他断然拒绝 , “龙头怎么能卖?出多少钱都不行!”因此 , 黄鉴豪被村民们称为“龙痴” 。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本文图片
扎龙60年不断创新
黄鉴豪扎制火龙的工作坊是一间简陋的小平房 , 屋内简单地摆放着数张木桌和板凳 , 四处可见铁皮、树杈、木棍、喷漆、灯泡等扎制火龙的材料 。 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火龙照片 , 都是他近些年的作品 。
“虽然扎火龙扎了60年 , 但我每天都会花时间想怎么做得更好 , 比如龙眼如何装置 , 龙口如何张开才显得凶猛有气势 。 ”72岁的黄鉴豪身材瘦削 , 精神矍铄 , 一谈起扎火龙就眉飞色舞 。 黄鉴豪笑说 , 自己不是“老古董” , 没有被传统缚住手脚 , 也很喜欢与时俱进 , 创新技艺 。
火龙|扎火龙60载,“龙痴”与龙共舞庆贺中秋
本文图片
在多次改良下 , 黄鉴豪的创作材料从最初的茄子、“油水筒”(装有煤油的竹筒)等原生态材料 , 变成现在的氖灯、LED灯等 , 让现时的火龙变得更加美观和环保 。
搭建龙头框架 , 剪裁铁皮作龙鳞 , 剪榕树须作龙须 , 用灯泡作龙眼 , 喷漆上颜色 , 插入龙角、龙舌、装灯 , 装龙身……完整制作一条火龙 , 黄鉴豪基本要花费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 为了创新设计火龙造型 , 黄鉴豪在中秋节前数月就会开始着手构思 。
2012年 , 在首届广州白云火龙文化节上 , 黄鉴豪受邀带领村民们制作了一条长达99米的火龙 , 寓意舞火龙民俗文化长长久久 , 震撼全场;2016年 , 他开始研究并成功实现了“龙喷火”;2017年 , 他在龙头装置机械马达 , 实现“龙咬合” , 让龙可以活灵活现地“享用贡品” 。 如今 , 他还想在火龙的龙尾上下功夫 , 希望制作出“龙摆尾”的动态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