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六年春 , 扬声由斜谷道取郿 ,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 , 据箕谷 ,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 戎陈整齐 , 赏罚肃而号令明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 , 关中响震 。 魏明帝西镇长安 , 命张郃拒亮 ,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 与郃战于街亭 。 谡违亮节度 , 举动失宜 , 大为郃所破 。 亮拔西县千馀家 , 还于汉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文章图片
【明年 , 亮出军 , 扬声由斜谷道 , 曹真遣大众当之 。 亮令云与邓芝往拒 , 而身攻祁山 。 云、芝兵弱敌强 , 失利於箕谷 , 然敛众固守 , 不至大败 。 】--三国志赵云传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文章图片
【诸葛亮围祁山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 遣张郃击亮将马谡 , 大破之 。 】---三国志曹真传
之前列举的诸葛亮的谋略如隆中对 , 公子三求计等这些其实都算不得‘奇谋’ , 都属于战略型建议或者是谋身的策略 。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文章图片
而一伐这次的‘声东击西’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奇谋’了 。
【声东击西敌志乱萃 , 不虞 。 坤下兑上之象 ,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 】声东击西的计谋成功的要点就是通过虚张声势使敌人产生误判 , 而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扬声由斜谷道取郿 ,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 , 据箕谷 ,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 】是为声东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曹真的军队多于张郃的军队 , 也就没有可以证明魏国主力被牵制于斜谷道 。 而非随张郃救援三郡声东这块很难说是成功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 】是为击西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文章图片
但这个击西 , 诸葛亮主力部队并没有拿下游楚的陇西 , 击西也貌似没有达到效果
【诸葛亮出陇右 , 吏民骚动 。 天水、南安太守各弃郡东下 , 楚独据陇西 , 召会吏民 , 谓之曰:''太守无恩德 。 今蜀兵至 , 诸郡吏民皆已应之 , 此亦诸卿富贵之秋也 。 太守本为国家守郡 , 义在必死 , 卿诸人便可取太守头持往 。 ''吏民皆涕泪 , 言''死生当与明府同 , 无有二心'' 。 楚复言:''卿曹若不愿 , 我为卿画一计 。 今东二郡已去 , 必将寇来 , 但可共坚守 。 若国家救到 , 寇必去 , 是为一郡守义 , 人人获爵宠也 。 若官救不到 , 蜀攻日急 , 尔乃取太守以降 , 未为晚也 。 ''吏民遂城守 。 而南安果将蜀兵 , 就攻陇西 。 楚闻贼到 , 乃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陈 , 而自於城上晓谓蜀帅 , 言:''卿能断陇 , 使东兵不上 , 一月之中 , 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 , 虚自疲弊耳 。 ''使颙鸣鼓击之 , 蜀人乃去 。 后十馀日 , 】---魏略
【戎陈整齐 , 赏罚肃而号令明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 , 关中响震 。 】是为结果
然而
【魏略曰:始 , 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 。 备既死 , 数岁寂然无声 , 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 , 朝野恐惧 , 陇右、祁山尤甚 , 故三郡同时应亮 。 】三郡叛的原因 , 魏略中有所记载 。
由于张郃和曹真军力情况不明 , 此计谋是否成功 , 我不好下绝对判断 , 但至少由史料来看很难说这是个成功的计谋
萌小糸说历史|全面分析诸葛亮的“奇谋”之声东击西
文章图片
凡一流智谋之士计谋必定环环相扣 , 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状况都在算计之内 , 也有其应对预案 。 诸葛亮算到了‘扬声由斜谷道而身攻祁山’三郡能破 , 但是没有安排好曹叡派出援军后其万全的应对方略 。 所谓算无遗策 , 这里便又是遗策
我们来看看贾诩面对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有些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