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汇|浅谈战国时期群雄都是何时称王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指出:“礼莫大于分 , 分莫大于名 。 ”周礼是十分讲究君臣名分的 , 一般诸侯在国内被尊称为“公” , 在外交场合则依据周王室所封的爵位和一些外交传统来称呼 。 然而东周时期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 春秋之时 , 楚国率先称王 , 与周室抗衡;到战国中期 , 十数年间 , 群雄竞相称王 , 天下形势也为之一变 。
三代楚君的称王疑云
《史记·楚世家》记载 , 在周夷王时代(公元前九世纪上半叶) , 楚君熊渠就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 , 中子红为鄂王 , 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 后来熊渠因畏惧周厉王的攻伐而去掉王号 。
熊渠三子为王的记录又见于《大戴礼记·帝系》 , 但是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对此事又有不同说法:“楚三侯 , 所谓句亶、鄂、章 , 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 。 ”这不禁让人起疑 , 毕竟“王”和“侯”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 且《大戴礼记》未明言熊渠是否称王 , 《史记》之说不知是否另有所据 , 所以熊渠是否称王一事暂且存疑 。
历史百家汇|浅谈战国时期群雄都是何时称王的?
文章图片
楚公逆钟(现藏山西博物院)表明熊通之前的楚君自称为“公”
《史记》认为楚国正式称王是在楚武王熊通时 , 但是《韩非子》在关于和氏璧的故事中记载了一位楚厉王:“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 奉而献之厉王……及厉王薨 , 武王即位……武王薨 , 文王即位 。 ”据此 , 则楚厉王是在楚武王之前 。 历代史家多根据《史记》所载楚君世系 , 认为这位楚厉王是蚡冒 , 但根据清华简《楚居》记录 , 这几代楚君的正确顺序是若敖——蚡冒——宵敖——楚武王——楚文王 , 那么《韩非子》中的楚厉王当对应宵敖熊鹿 。 《史记·楚世家》和清华简《楚居》两种楚君世系材料都是自楚武王之后才开始记载楚君的王号 , 对熊鹿都称为宵敖 。 包山楚简有“举祷荆王自熊鹿以就武王”的记载 , 这是楚国后人祭祀先祖时的称呼 , 也并没有称熊鹿为厉王 。 所以 , “厉”或许是熊鹿谥号 , 但“王”之称恐怕不妥 。
熊通是楚人承认的第一位王 , 关于他称王的来龙去脉 , 《史记·楚世家》有详细记载:
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年) , 楚伐随 , 随曰:“我无罪 。 ”楚曰:“我蛮夷也 。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 , 或相杀 。 我有敝甲 , 欲以观中国之政 , 请王室尊吾号 。 ”随人为之周 , 请尊楚 , 王室不听 , 还报楚 。 三十七年(前704年) , 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 , 文王之师也 , 早终 。 成王举我先公 , 乃以子男田令居楚 , 蛮夷皆率服 , 而王不加位 , 我自尊耳 。 ”乃自立为武王 。
从“先公”一词可以推知 , 在熊通之前 , 楚国和周王朝的其他诸侯一样 , 国君都是称“公”的 。 楚国的祖先是周文王时代的名臣鬻熊 , 其后人熊绎被周成王封为诸侯 。 “子男田”说明楚国最初的封地并不大 , 根据《礼记》 , 子、男爵位的诸侯只有五十里封地 , 但楚国通过历代君主努力 , 到熊通时已经成为南方大国 , 众“蛮夷”都俯首听命 , 所以熊通才有底气称王 。 自此之后 , 楚君就与周王室在名号上相匹敌了 。
齐、魏两国称王则源自一场外交阴谋 。 马陵之战 , 魏国惨败于齐国 , 魏军主帅太子申被杀 。 之后魏国在齐、赵、秦的迭次打击之下损失惨重 。 魏惠王盛怒之下 , 曾想倾全国之力攻打齐国为太子申报仇 , 大臣惠施则劝谏说:“如果您真想报仇 , 那就应该变服折节去朝拜齐君 , 这样必然引起楚王震怒 。 到时候您再派人游说齐、楚 , 促成两国争斗 。 让兵精粮足的楚国去进攻强弩之末的齐国 , 齐国必然惨败 。 ”
魏惠王采纳了惠施的建议 , 全力讨好齐国 , 甚至表示愿执臣礼朝见齐威王 。 齐国君臣自然大喜过望 , 齐相田婴更是积极张罗朝见之事 。 不过齐国也不乏智士 , 张丑就向田婴指出 , 齐国公然接受一个万乘之国的朝拜 , 这是将齐国的地位置于秦、楚等国之上 , 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 因为并没有万乘之国去朝拜他们 。 再则“楚王之为人也 , 好用兵而甚务名” , “为齐患者 , 必楚也” 。 田婴却不以为然 , 在他的主持下 , 公元前336年 , 魏惠王朝齐威王于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之南 , 公元前335年 , 魏惠王朝齐威王于甄(今山东鄄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