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二 )


【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文章图片
低估了人性
【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荀彧因担任尚书令多年 , 而被时人尊称为“令君” 。 传说 , 他面目俊朗 , 气质高雅 , 尤好熏香 。 到别人家里坐过的席子往往留有余香 , 经久不散 , 后世对美男子的代称“荀令留香”就是由此而来 。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之所以被人称为“令君” , 是从名字到品德、到才能、到个人修养、到眼光等等都是美好优雅到无以复加 。 荀彧不但谋略绝世 , 功高无俦 , 品行更是洁白清皓如梅上初雪 。
也难怪陈群评价他“当世无双” , 钟繇评价他“堪比颜回” , 曹操更是 , 尽管荀彧比他小7岁 , 但他对荀彧的态度从来都是很谦卑 , 像请教师长的弟子一般 。
【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文章图片
即使出征在前方 , 有任何问题他都会写信求教后方的荀彧 , 荀彧觉得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谋士 。 当然 , 从曹操的态度来看 , 荀彧也绝对算得上有非比寻常的智慧 , 才能受到曹操的如此敬重 。 既然荀彧是如此一个人才 , 最后为何郁郁而终呢?
有种说法是 , 曹操相逼 , 最终压垮了荀彧心里最后的信念 , 被迫自杀 。 一代枭雄曹操 , 最被后人所诟病的就是奸诈自私 , 残酷冷血 , 他自己也说过荀彧对他的恩情没齿难忘 , 但为了减少自己篡位的阻力 , 他还是昧了良心 。
当然 , 还应该看到的是 , 当时要匡扶汉室已经希望渺茫 , 东汉末年 , 君王昏聩 , 朝廷腐败 , 国势日衰 , 民不聊生 , 黄巾起义爆发 , 正可谓是礼崩乐坏 , 信仰与忠贞脆弱得一碰即碎 。
【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文章图片
在这个时候 , 荀彧还在坚持不切实际的济世安民的梦想 , 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 他以此为终生理想 , 当年在乱世中选择曹操 , 也正是认为他能和自己携手与共 , 但是聪明如荀彧 , 也低估了人性 。
曹操发家之时势力弱小 , 必然要伪装依靠他这样的得力盟友 , 但是人一旦进阶到下一个阶段 , 理想抱负都会改变 , 有成功的铺垫 , 有嫉妒的心理 , 复杂的情绪连自己曾经都难以料到 。 所谓世事无常 , 人心易变 。 天下有几个人能够坚持最初的理想到最后 。
不是荀彧看不到这点 , 而是他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 , 可以说他很高尚 , 但最终无力扭转局面 。 公元212年10月 , 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孙权突然反常的下令荀彧随军 。 当年年末 , 荀彧在寿春去世 , 年仅50岁 。
【爱历史】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文章图片
关于荀彧的死 , 史书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三国志》的说法是“忧薨” , 《魏氏春秋》则记载当时曹操在行军途中让人送食物给荀彧 , 而等荀彧打开实际一看则空无一物 。 这是荀彧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死期到了 , 因此被迫服毒自尽 。
可以说荀彧是因为眼睁睁看着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在眼前一点点坍塌 , 匡扶汉室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扭转的 , 大势所趋 , 荀彧不想随波逐流 , 不想违背初心 , 曹操却已经不在与他同心协力 , 终了荀彧只能自己吞下苦果 , 为理想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