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二 )


他认为原因是有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等等作用于物体 。 假若这些力不存在 , 则运动中的物体会永远不停的做匀速运动 。 这想法是很重要的突破 , 需要极为仔细的洞察力与丰富的想像力才能达成 。
牛顿的惯性原理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 并且对惯性原理的理解也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而出现了改变 。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8、马赫
马赫对牛顿的惯性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 , 认为惯性来源于物体与宇宙其余部分的相互作用 。 (不仅仅是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的) 。
9、爱因斯坦及相对论
对于惯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惯性与能量的关系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5年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里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 这是一个崭新的物理理论 , 是建立于伽利略与牛顿研究出来的惯性与惯性参考系 。 它统一了力学理论和电磁学理论 , 带来了时空观的根本变革 。 爱因斯坦随后证明质能关系 , E=mc2 , 一定的质量对应于一定的能量 , 反之一定的能量对应一定的质量 。
在这里 , 能量包括了能量的各种形式 , 突破了上面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与惯性联系起来的认识 。 这样 , 惯性是能量的属性 , 能量具有惯性(质量) , 任何惯性质量都应归因于能量 。 作为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质量概念退居次要的地位 , 如今在近代物理中能量、动量等概念要比质量、力等概念要重要得多 。
尽管这划时代的理论实际地改变了许多牛顿概念 , 像质量、能量、距离 , 那时后 , 爱因斯坦的惯性概念与牛顿的原本概念丝毫没有任何差异 。 实际而言 , 整个理论是建立于牛顿的惯性定义 。 但这也使得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只能应用于惯性参考系 。 在这种参考系里 , 不受外力的物体 , 必定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为了处理这局限 , 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提出广义相对论 。 这理论能够应用于非惯性参考系 。 但是 , 为了达到这目的 , 爱因斯坦发觉 , 他必需使用到弯曲时空的新概念 , 而不是传统的牛顿力的概念 , 来重新定义几个基础概念(例如引力) 。
因为这重新定义 , 爱因斯坦还以测地误差重新定义了惯性的概念 , 这又引起一些微妙但重要的结果 。 根据广义相对论 , 当处理大尺寸问题时 , 不能使用与倚赖传统牛顿惯性 。 幸运地 , 对于足够小的时空区域 , 狭义相对论仍旧适用 , 惯性的内涵与工作仍旧与经典模型相同 。
狭义相对论的另一个深奥的结果是 , 能量与质量不是互不相干的物理属性 , 而是可互相转换的 。 这崭新的关系也给予惯性概念新的内涵 。 狭义相对论的逻辑结果是 , 假若质量遵守惯性原理 , 则能量必也遵守惯性原理 。 对于很多状况 , 这理论大大地拓宽了惯性的定义 , 能够应用于物质与能量 。
正文
导读:惯性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困扰现代物理学者的难题
惯性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现代物理学者的难题 , 虽然拥有伟人牛顿的经典理论 。 但在科技时代出现许许多多的现象用以前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 这也是现代物理的奠基人爱因斯坦留给我们后人的问题 。
爱因斯坦无法解释惯性 , 所以无奈地把相对论分成广义的和狭义的 。 他本人也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 , 并且致力于寻找宇宙统一的“力 。 ” 即将引力 , 电磁力 , 强作用力 , 弱作用力 , 这四种宇宙基本力 , 纳入到“一个系统 。 ”但是终其一生 , 也没有成功 。
但是他一生的追求 , 一生对于探索的事业的执着 , 令我们动容!我很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所以斗胆想象世界和宇宙是什么样是好奇 。 那么思考曾经困扰牛顿 , 爱因斯坦的惯性问题 , 即使在当下也是不过时的 。 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 因为我们如果对“根基”理解不深 , 那么如何能够深刻揭示宇宙规律呢?
惯性和引力被我们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属性 , 但是它们之间既然存在着普遍的、严格的正比关系 , 是否有可能它们不过是物体同一本质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呢?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
这个结论成功地经受了十分精确的实验检验 。
这类实验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 , 直到目前尚在进行中.从牛顿时代的精确度为10-3发展到1922年爱德维斯提高到3×10-9 。 到1964年狄克把精确度提高到(1.3±1.0)×10-11 , 1971年 , 勃莱根许和佩诺又将实验的精确度提高到10-12数量级 。 所有这些实验 , 统统均证实了等于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