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在没有互联网的30年前,克莱德曼怎么成了中国顶流钢琴家( 二 )


在接下来的9年中 , 趁热打铁的达芬唱片为克莱德曼一口气制作了18张个人专辑 , 在38个国家的总销量破亿 , 创造了轻音乐史上至今也无法打破的记录 。
在这股热潮下 , 国营天津音像公司于1986年将“钢琴王子”正式引入国内 。 属于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音乐新世界 , 也就此开启 。
中国听众最为熟悉的《命运》 , 实际上是一部精选集 , 收录有他最受欢迎的16首曲目
2
尽管克莱德曼近半个世纪所取得的艺术和商业成就 , 大部分都跟中国有关 , 但通过前面的介绍 , 我们不难发现 , 在被中国听众熟知前 , 他就已经彻底征服了高度成熟的欧美音乐市场 。
克莱德曼的无比辉煌的中国时代 , 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相对特殊的国情 , 将其赖以成功的演奏风格和商业模式无限放大的结果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 80年代初国内的音乐教育和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 大众的音乐欣赏能力更是无限趋近于零 。
很多人唯一见过的“大型键盘乐器” , 是音乐课上的脚风琴
而当克莱德曼的卡带第一次被人按下播放键之后 , 过去晦涩难懂、深奥至极 , 甚至属于政治批判对象的钢琴曲 , 竟瞬间变成了明澈动人的一泓清水 , 缓慢的流入人们的心田 , 泛起无限涟漪……
说得更简单粗暴一点——如果两元店门口的破喇叭里面传出了一些悦耳的声音 , 那一定是因为老板播放了克莱德曼的曲子 。
就风格来看 , 克莱德曼大部分作品的长度均控制在四分钟左右 。 主题明确 , 情绪直接 。 音和规则没有复杂的变化 , 基本都是舒缓的四三拍圆舞曲结构 。
从整体形式上来说 , 所谓的“克莱德曼钢琴曲” , 只是以钢琴为主角的轻音乐 。 他的演奏效果高度依赖弦乐 , 乃至电声乐器的伴奏 , 明显属于追求快速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 。
然而 , 即便是“哆来咪”都唱不全的听众 , 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绪:
《给母亲的信》 , 总让身在外地的人因为思想之情而湿润双眼;《童年的回忆》前奏响起 , 便让人看到了岁月的无情;《水边的阿狄丽娜》中琶音的清扬婉转 , 仿佛与恋人一道置身于爱的海洋;《秋日私语》 , 又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与家人一起漫步枫林的幸福时光……
克莱德曼就是用自己并不“纯正”的钢琴曲 , 征服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广大听众 。
满屏的“洗剪吹”风格 , 也非常符合喜欢热闹的中国观众的口味
流行 , 是基于当下娱乐诉求、社会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之上的群体审美倾向 。
如果说克莱德曼在西方世界的成名 , 是因为当时被舞曲风统治的欧美流行乐坛需要一股清新的空气 。 那么他在神州大地上所获得的认可 , 则是刚刚经历国门打开 , 如饥似渴般寻找精神食粮的父辈们的必然选择 。
3
《命运》在国内奏响的1986年 , 电唱机和收录机已经走进了城镇家庭 , 这部作品也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装机软件” 。
进入90年代之后 , 随着随身听、CD机的迅速普及 , 克莱德曼的音乐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便携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
1992年3月29日晚 , 在11亿人的翘首期盼下 , 克莱德曼终于来到了中国 , 举办了名为《东方情调》的个人演奏会 ,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随后录播了现场实况 , 其收视率超过了当年的春晚整整七个百分点 。
演奏会的全部曲目
在两个多小时中 , 克莱德曼接连演奏了25首作品 。 其中既有个人代表作品的原音重现 , 也有让人惊喜连连的中国流行与传统音乐改编 。 音乐会临近结束前 , 《太阳红》的经典旋律响彻首都体育馆上空 , 现场的气氛到达最高潮 。
克莱德曼的首次来华 , 不仅让国内承办方第一次接触到了国际化的演出合同 , 全程拉满的演出效果 , 也让久旱逢甘霖的观众们大饱眼福——人们终于亲眼见证了他的精湛技艺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 。
曲目间隙穿插有各种妙趣横生的互动 , 新颖的舞台形式让人大饱眼福
从被动聆听 , 到主动欣赏的过程中 , 总有人的脑海中会萌发探究事物内核的欲望 。 在这场视听震撼之后 , 万千中国人心中响起了同一个声音——
“我想学钢琴!”
4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 当时“劝导”孩子学习钢琴的套路 , 通常都是这样的:
放(弹)一段《致爱丽丝》或者《梦中的婚礼》 , 然后问道:
“好不好听?”
“那么想不想学?”
以上场景自带对白
对于入门者而言 , 克莱德曼钢琴曲不仅仅能够激发兴趣 , 它悦耳动听 , 容易上手的特性 , 还能通过持续不断的正反馈 , 缓解钢琴训练过程中的枯燥和挫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