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国常会核准两大核电项目,中国能源战略重整( 四 )

我国离“核电强国”仍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 , 我国的核电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

目前 ,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 此外 , 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 , 我国成为又一个拥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

就在建规模而言 , 我国已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发展的重地 , 无论是从技术水平 , 或是产业格局而言 , 已经具备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资质 。

不过 , 需要强调的是 , 我国在健全核科技体系以及产业规模上依然存在短板 , 离真正的“核电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 。

例如 , 少量核电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仍依赖进口 , 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 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 未来 , 我国核电需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 早日掌握关键技术 , 形成自主能力 。

目前 , 我国在建核电项目多已更替到以“华龙一号”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 三代核电的安全要求更高、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 投资效益及经济性成为核电产业化需要解决的课题 。

当前投入商用的三代核电 , 电价高于水电、火电 。 这意味着核电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 2018年 , 我国核电发电占比约为4.2% , 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发达经济体的占比是18%) 。

核电经济性的局限 , 可能会影响到核电市场竞争力及产业规模的发展提高 。

要解决这个问题 , 在核电建设中 , 需从技术改造更新、降低造价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 包括在核电项目前期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 培育、提高核电的市场竞争力 。

随着此次国常会上两大项目获核准 , 我国核电建设进入安全高效、稳步发展“新常态” 。 核电政策的预期已经明确 , 是时候推动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性持续提升了 。

国家能源战略中 , 核电将有更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