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文物和古玩传世需要——取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物和古玩艺术品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 , 在意义上是不相同地 。 在此 , 以大局为重 , 仅仅只说大局视角下的所见 。
文物和古玩艺术品对于社会和文明的价值就不说了 , 只说说如何最大程度地保存住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最值得保存 , 并一直传承、流传下去 。
首先 , 文博系统的问题非常严重 , 矛盾几近不可调和 。 只要是出土的 , 都当成宝 , 尽可能修复 , 供着 。 源源不断的出土和文博展馆资源的有限性矛盾越来越大 , 去粗取精是唯一的出路 。
但问题是 , 决定权交给谁? , 由谁决定?否掉哪些 , 保留哪些 。 找不到合适的人 , 只能且必须集体决策 。 但因艺术的门槛和知识认知的门槛 , 仍无法避免不可估量的偏颇和损失 。
从现状的各方面看 , 现在社会对于文物和古玩艺术品在很多方面的认识和认知都是错误地 , 还处于幼儿园的阶段 。 基本的状况就是只认出土的 , 以坐等“流传有序”证据链的认证为主导思想 , 只坐在办公室里收集拍卖行的行情和观点作为价值参考标准 。 ......
这样的文博系统能有什么作为? 还值得期待?
要想正确地解开历史的谜团 , 进而把事情做好 , 首先要端正辩证的思维逻辑 。 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
就比如 , 现在的权威“专家”都认为出土的就是最好地 。 这非常错误 。 逻辑反了 。
生产是为了消费和实用 , 而不是为了把最好的产品埋进土里废弃 。 因此 , 在土里的 , 大都是被淘汰的 , 被生产者主动销毁的废品 。 符合标准的优良产品全部出厂进入流通环节 , 流向社会实用和使用 。 这个逻辑才符合常理 。 所以 , 出土的是废品 , 次品 。 流传于民间和皇室的才是优良品和精品 。 这才是事实 。
但“专家”们却颠倒着反着来 , 虔诚地挖土 , 千方百计把被销毁的废品修复 , 并当作国宝供在博物馆 , 却把流传于民间的传世精品当作“假货” 。 并深恶痛绝的样子 。 好悲催 。
汝窑遗址就是很好的例子 。 出土的都有明显的瑕疵 , 而周边地区的民间藏品却非常精美 。
应试教育的公平 , 在艺术的领域是失灵地 , 而且是极度反差地 。 严格遵从书本 , 标准答案照搬照抄 , 练题考试第一 , 这些在艺术领域都是绝症 。
没有标准 , 独一无二 , 你没见过 , 这些才是艺术水平艺术精品的标准 。
这也就是古人创作古玩艺术品的标准 。
根据这个艺术的标准可以发现 , 现在的所谓“专家”都与之背道而驰 , 都走在反古的路上 。 什么“标准器” , 没见过就是臆造 , 和出土的不一样就是仿造 , ...... 小儿科 。
如果都一样才奇怪吧? 古人都是纯手工的作坊 , 哪能像现代机器一样做出一样的东西?
太小看古人了 , 事实表明古人的文化艺术水平远高于现代人 , 多数不屑生产一样的东西 。
可见 , 读死书 , 死读书在本质上是文化艺术领域的“癌症” 。 但恰恰就是这样的人却霸占着文博系统的主流 。
“专家”还有一个更荒谬的逻辑 , 那就是认为破烂的、有缺陷的才是古物 , 精美的反而是假的 。 大概把标准搞混乱 , 才显得其是“专家”吧?
- |未来增值最快的古玩是什么?
- 翡翠|文物 : 流通和收藏都必须划出“警戒线”
- 文玩|富了6代的家族,收藏有15万件文物,包括价值8个亿的慈禧夜明珠
- |某拍卖公司被查,2000余件文物被收缴,原主人却高兴不起来
- 文物|老汉钓鱼钓起一只“乌龟”,背后还插有4支箭,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 古钱币|古玩收藏的魅力有哪些?
- 文物|水坑内捡到40多件宝贝,古董商开价30万被狠拒,上交后却奖500元
- 钱币|朋友在古玩市场上花1000元买了七枚钱币,有人说他捡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