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界|城市医疗大数据需要怎样的建设“方法论”?,多方入局( 二 )


第三 , 数据开放受限制
中国的医疗数据开放程度有限 , 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境内与境外的流通限制 , 二是医院与医院或医院与公司之间流通的限制 。
境内与境外的限制其实很简单 , 这个各个国家都有相关规定 , 而且有的国家规定的更加严格 , 比如美国和欧洲 。 在医院与医院的流通限制方面 , 我国大部分的医院数据都是独立存在的 , 流通起来相对困难 , 更谈不上共享和数据交叉应用及数据变现 。 2017年以来 , 国家通过立法逐步规范和开放数据的使用 , 同时陆续建立各类数据应用平台 , 通过国家力量和产业资本的结合 , 加快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机制 , 为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红利 。
第四 , 数据标准不统一
我国人口众多 , 医疗数据丰富 , 但”数据大“不等于“大数据“ , 临床数据不够统一和规范 ,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数据没有建立起联系 ,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 因此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 比如影像系统的数据标准问题 , 超过80%的医疗大数据为影像形式 , 但PACS系统的生产设备和数据标准是不一致的 , 数据交流存在诸多障碍 。
第五 , 数据伦理有争议
尽管AI在医疗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AI的应用依然存在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 比如:AI造成了个人信息泄露 , 导致医疗事故 , 责任方是谁?AI的使用造成了医疗人员的失业 , 引发医疗产业结构的转型 , 社会应该如何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 , 都需要行业从业者去面对和解决 。
第六 , 数据成本代价高
所有基于AI的医疗技术 , 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 , 目前AI医疗公司获得数据的渠道分为三种:第一种 , 与医院合作科研项目第二种 , 从公开数据集下载数据 , 第三种 , 购买数据 。 总体来说 , AI公司获取数据的成本主要在数据获取和数据标注上 , 而且随着模型训练的逐步深入 , 数据吞吐量可能会是几何级数增长 , 代价也会水涨船高 。 这对于AI公司的运营来看 , 将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
800亿的市场 , 大有可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 到2020年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 从这次疫情之后 , 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会被更多提上议事日程 。 电子病历、智慧医院、医疗AI、DRG等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 医联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新模式建设也将成为建设重点 。 如何利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 提升医疗机构诊治水平、优化城市公卫体系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 将成为地方政府与科技企业共同面对的一场大考 。
【健康界|城市医疗大数据需要怎样的建设“方法论”?,多方入局】找准自身定位 , 补足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方面现存的“短板” , 医疗大数据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将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