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中国企业扶贫故事|佳兆业的龙门经验:自捐自建放大扶贫成效

:原题为_中新经纬|中国企业扶贫故事|佳兆业的龙门经验:自捐自建放大扶贫成效。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6日电 (薛宇飞)自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 , 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组织及机构均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 并总结出丰富的实践经验 。 在脱贫一线 , 企业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专长 ,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
从2017年开始 , 佳兆业将广东龙门县的6个贫困村确定为定点扶贫对象 , 采取“自捐自建”的EPC扶贫模式 , 对村庄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进行改造 , 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居住环境 。 佳兆业积极培育当地的“造血功能” , 通过产业扶贫方式 , 让种植业焕发生机 , 土地产值翻涨数倍 , 促进村民增收 。
不赚钱的公司与自捐自建
资料显示 , 龙门县曾是广东省28个贫困县之一 , 也是12个山区贫困县之一 。 在2017年广东省的2277个省定贫困村中 , 龙门县有23个 , 占据惠州市贫困村总数的一半 , 截至2017年 , 龙门县有相对贫困人口7683人 。 正因为如此 , 根据国家扶贫攻坚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指导精神 , 佳兆业选定龙门县的上东村、田尾村、西埔村、晨光村、祖塘村和小塘村6个贫困村作为定点扶贫对象 。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在实践中 , 如何因地制宜地创新扶贫方式、更有效地让贫困人口摘掉“穷帽” , 并没有统一的范式 , 这也是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积极探索的方向 。
在2017年的“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 上 , 佳兆业捐赠出1亿元人民币用于扶贫 , 为了让这笔钱花到实处 , 公司内部专职扶贫的部门应运而生 。
佳兆业定点帮扶惠州市龙门县
2017年11月 , 佳兆业集团组建全公司唯一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一级组织机构——佳兆业扶贫公司 , 由集团控股总裁亲自担任董事长 , 并抽派精英干将进村驻点 。 近日 , 佳兆业扶贫公司产业扶贫部总监邓亚星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称 ,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到农村 , 就专门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团队 , 作为扶贫项目落地实施的一个主体 。
有了专门的扶贫公司 , 佳兆业的扶贫工作就不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 , 而是“自捐自建”的EPC扶贫模式 。 据了解 , 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监管、企业自主实施的方式 , 借助企业数十年的项目开发管理的经验 , 充分发挥企业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 有助于高效、高品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
邓亚星表示 , 简单理解的话 , 就是公司派出专门的团队 , 所有活都由公司干 , 出钱出人又出力 , 政府与村委更多的是做好项目协调、维护村民关系等工作 。
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
佳兆业扶贫公司虽然不考核收入与利润 , 但考核效率 , 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有要求 。 同时 , 看似花钱比挣钱容易 , 但当扶贫公司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后才发现 , 想把钱用到刀刃上 , 也是困难重重 。
佳兆业捐建基础设施
在龙门县捐建的近80个项目中 , 上东村的自来水项目是团队最难忘 , 也是做得最艰难的 。
邓亚星称 , 2017年刚来村里的时候 , 就经常听说村民饮用水困难 , 特别是到了秋冬旱季 , 经常停水 。 他说:“当时村口有个鱼档 , 有次我看到村民杀鱼杀到一半 , 停水了没法剖鱼 , 就拎着杀了一半的鱼走了……那画面 , 像极了电影《功夫》里面租户洗头洗到一半的感觉 。 ”
由于水源地远 , 又要翻山越岭 , 项目开始施工后 , 佳兆业扶贫公司遇上了一个接一个的麻烦 。 邓亚星说:“上山没有道路 , 要先修路上去 , 可雨水一冲刷 , 路又没了 , 反反复复 , 路都修了5次 。 材料运不上去 , 又想了各种办法 。 山上没电 , 只能自背发动机背柴油上去施工 。 施工接近半年 , 水管铺了近9公里 , 预算上调三次 , 成本都快跳起来了 。 ”不过 , 努力没有白费 , 几千名村民们最终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