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新发地一份补充协议,让“榴莲大王”考虑不再回归?( 二 )


趋势
【上观新闻|新发地一份补充协议,让“榴莲大王”考虑不再回归?】从补充协议 , 采访人员问他有无留存原租赁合同 。 一提原合同 , 赵川文愈发无奈:原来哪签过合同?只有几张收据 , 和几份按了红手印的确认书 。
他的三张择位确认书中 , 分别以61万、51万、10万元买下了果品交易区18、17、16号车位的3年承租权 。 3个一模一样的连号车位 , 为何价格相差这么大?他解释:当时的择位活动是招标、拍卖的形式 , 一个车位10万起拍 。 去年他112万拍下前两个车位以后 , 剩下孤零零的第三个车位 , 也就没人跟他抢了 。
上观新闻|新发地一份补充协议,让“榴莲大王”考虑不再回归?三张择位确认书中 , 分别以61万、51万、10万元买下了果品交易区18、17、16号车位的3年承租权 。
因为不愿回迁 , 赵川文甚至在一次会上被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负责人点名批评 , 说他动员商户开辟高碑店市场 。 他向采访人员解释 , 自己没有动员过谁 。 之所以被点名 , 是因为榴莲本身的市场号召力 。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大核心竞争力是货品品种齐全 , 让采购商“来一趟就把货上齐” 。 以榴莲为代表的进口果在市场中相对稀缺 , 每一个进口果商对市场保持货品品种齐全都很重要 。
其实 , 真正让赵川文考虑离开的不是补充协议 , 而是“大趋势” 。 他有朴素的生意经:做生意要跟着趋势走 , 客户在哪里 , 商户就在哪里;商户在哪里 , 客户就在哪里 。 目前部分客户和商户的供应链已经稳定在高碑店 , 新发地交通和租金都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情况下 , 已经稳定的供应链很难再改变——已经外迁的果蔬大王们不会轻易回归 , 一直留守新发地的商户也不会再外迁 。
《中国蔬菜》曾刊文分析称:新发地局部复市 , 不少大户滞留在河北高碑店的分市场 , 这部分商户重新回到新发地市场存在一定难度 。 新发地休市期间 , 部分商户“流落”到河北高碑店 , 北京其他几个二级批发市场的客户也跟随到了河北高碑店 。 北京地区的几个二级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已经在高碑店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基地 。 如果这些批发商返回北京 , 采购商不回来 , 批发商将面临丢失客户的风险 。
上观新闻|新发地一份补充协议,让“榴莲大王”考虑不再回归?进口果商樊建成在高碑店承租的冷库中 。 肖彤 摄
同为进口果商的樊建成称 , 目前的交通条件来看 , 高碑店对外省的、体量大的批发商有吸引力 , 新发地则对北京的、体量小的批发商有吸引力 。 具体而言 , 外省货车司机不愿进京:一是怕被罚分 , 二是进京就堵车 , 三是只有夜间才允许进六环 。 北京批发商考虑运输成本 , 体量越小 , 越不愿多跑70公里上货 。
两地库房租金大约相差10倍 。 他在新发地承租了60平米的库房 , 每季度租金4万元;在高碑店承租了600平米的库房 , 按季度算租金大约也是4万元 。
新常态
部分已经回归新发地的商户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两地同时经营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 一个巧合是 , 聊到高碑店市场时 , 恰好旁边一家两地同时经营商户接到电话 , 听说高碑店市场的货不够了 , 便赶紧部署正在进京路上的货车向高碑店补货 。
这种情况常见 , 甚至全国一盘棋 。 赵川文说:无论跑广州的、跑上海的、跑嘉兴的、跑青岛的、跑郑州的 , 其实都在关注全国市场 。 比如哪天嘉兴卖的价格特别高 , 一晚上货就全都进去了 。
或许 , 新发地和高碑店不只是竞争关系 , 两地甚至多地经营也将成为新的常态 。 无论市场投资者还是进场商户 , 这个常态恐怕是要接受的 , 根本上说 , 这是市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