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位香港“90”后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

每年9月1日是香港学校开学的大日子 。 身为中学教师的我 , 每当此时 , 都会一如往常回到校园准备上课 。 不过今年的开学日 , 偌大的校园中却没有一位学生 , 而我为学生所准备的 , 也是线上的网课 。 这是香港遭遇第三波疫情下的一个开学日 , 对我、对学生来说都注定意义非凡 。
新学年开始 , 回望过去那一个不平凡的学年 , “修例风波”带来了一连串没完没了的暴力事件 , 每天的新闻都播放着令人不安的画面 。 记忆中 , 在当时最混乱的日子里 , 每天上课前我都要查一下哪里被暴徒堵塞了交通 , 哪里又有被暴徒恶意纵火……最后有段日子 , 学校更是不得不停课了几天 。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位香港“90”后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
文章图片
穆家骏任教6年讲授通识课 , 言传身教一直很“正” 。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位香港“90”后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在如此“乱世”中 , 连成年人都难以静下心来 , 更何况那些十来岁的中学生?我们何曾想过 , 某一天在香港 , 连想要一张安静的书桌 , 竟都变得有些奢侈 。 黑暴行为在区议会选举后逐渐减少 , 社会气氛表面有所缓和 。 然而 , 下学期却又迎来了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 , 学校停课了足足四个月 , 学生只能以网课的形式在家学习 。 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过后 , 短暂复课的几个星期里 , 全港各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全都飞快地追赶着进度 , 然而第三波疫情却又来得比以往都要急……
接连的形势变化 , 让我和学生都有些措手不及 。 好在 , 我们同心抗疫 , 克服困难 , 终于迎来了新的学年 。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位香港“90”后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
文章图片
2003年 , 杨利伟从太空回来后访港 , 在培侨中学亲手种下了一棵橡树 。 当时穆家骏刚上初一 , 这棵树苗也种在了他的心里 。 16年后 , 树苗已长成大树 , 回校任教的穆Sir经常与学生们分享当年的故事 。
今年开学日 , 我所任教的通识第一课 , 如以往一样依旧选取了香港的热门话题作为探究 。 去年 , 我和学生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建立网络素养” , 话题针对的是“修例风波”中充斥的各类假消息 , 意在让学生在资讯爆炸的时代 , 懂得分辨消息真伪 , 判断是非对错 。 而今年 , 我给学生选择的话题则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 。 我想通过这个话题 , 一方面向学生进行抗疫教育 , 宣传每个人都应在全城抗疫中尽到自己的公民责任;另一方面 , 也要向学生传递正面信息 , 反驳网络上流传的所谓“政府通过检测盗取DNA”之论、“检测无用论”云云 。
在课堂上 , 谈及正在进行的普及社区检测 , 我故意和学生们开玩笑地说 , 如果真如一些反对分子所谓的那样 , 那么政府一定很想要得到我的DNA 。 大家听了后 , 全都哈哈大笑 ,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 一位学生也发言逗乐说 , “当然要复制这么帅的穆sir……” 。 其实 , 像“政府通过检测盗取DNA”这么荒谬的谎言 , 在我的学生眼中 , 也顶多算是茶余饭后的笑料 , 但偏偏还有一些香港市民相信 。 反对分子使出的伎俩和花招 , 实在让人既气愤 , 又遗憾 。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位香港“90”后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疫情之下
文章图片
穆Sir一身正气 , 成为“网红” , 办公桌上摆满了各地粉丝寄来的明信片 。
“师者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在纷乱的现实形势中 , 我一直牢记自己身为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 也告诫自己 , 必须更加努力地“以生命去影响生命” , 带领学生们走正确的路 。 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 学校只是学生们旅途上的一叶孤舟 , 老师也只不过是舟上的舵手 。 而真正努力寻觅彼岸的动力 , 始终源于学生自己 。 也正因为如此 , 每年的开学日 , 我都愿意与学生们选择探讨一些热门话题 , 大家畅所欲言 , 交流碰撞 , 在沟通和学习中 , 我和学生共同获得了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