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和银行业是否会“消失”?

_本文原题为 数字化金融时代 , 银行和银行业是否会“消失”?
时代|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和银行业是否会“消失”?
文章图片
未来的银行是否还存在?或者说未来的银行将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务?这些都是非常有趣且极富创造力的问题 , 答案也非常多元 。 不可否认 , 我们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 , 最显著的特征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应用大量出现 , 正在并且已经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流程、发展模式和客户服务方式 。 银行的存在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网点 , 而是线上化的服务 , 甚至是“零接触服务”的呈现 , 所有的一切都植入了数字化的基因 , 并通过5G和移动设备实现万物互联 , 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和时间限制 。 乔纳森·马米兰的《未来银行》一书 , 让我们重新审视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 特别是数字化金融时代 , 银行业的服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 包括服务流程的繁琐、线上线下的融合缺陷以及各种机制的内耗等 , 对于传统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银行业何去何从?可以肯定的是 , 我们必须迎接数字化 , 改善服务质量 , 寻求立足之地 。
而在《银行4.0》一书中 , 布莱特·金指出:“Bank4.0并不是让银行适应技术 , 而是更好地了解银行业如何通过技术来提供服务 , 因为银行业都需要技术来帮助交付 。 ”数字化时代 , 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正如火如荼 。 传统银行受到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的冲击 , 大量的业务被替代 , 物理网点正在整合裁并 , 线上化的业务成为金融服务的主流渠道 。 因此 , 我们不得不思考银行业在数字化金融时代的存在意义 。 工业化时代的银行业用信贷创造货币 , 成为最重要的信用中介 , 而到了数字化时代 , 数字货币和虚拟市场等大量出现 , 信息技术将金融体系纳入到一个新阶段 。 《未来银行》这本书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证明一个没有银行业的金融系统是可取的 , 也是可能的 。 不过从现实来看 , 银行业无法完全被取代 , 一则是银行业的系统设置和机制建立“密不透风” , 受到了国家制度和信用的保护 , 二则是银行业的政策取向较为强烈 , 是金融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
【时代|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和银行业是否会“消失”?】未来银行的终极命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 美国两位经济研究学者(乔纳森·马米兰是一位宏观经济学家和一位投资银行家合用的笔名)携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视角 , 有些观点非常大胆 , 比如:“在数字时代 , 我们不仅失去了对银行业的控制 , 我们也不再需要它了 。 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使银行业变得多余 。 结束银行业将标志着现代金融系统的开始 。 ”《未来银行》的创新点或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 作者的视角没有彻底否定银行业的价值和功能 , 而是对银行业的金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 现代金融体系促成了以提高资本密集度为特征的工业化 , 银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 即不时地发生崩溃事件 。 到了数字时代 , 银行业几乎失控 , 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 , 银行业的放松监管和繁荣时期的过度冒险埋下了大量的风险问题 。 过去一段时期 , 银行业激进的扩展策略被证明是对金融体系的伤害 , 并且衍生了很多的风险隐患 , 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狂飙猛进”抛弃了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 , 最终必然承担巨大损失 。
本书认为 , 数字化金融时代 , 人们可能不再需要银行业 , 但它仍将继续主导金融系统 , 终结银行业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 , 包括需要重新定义公共部门在组织货币和信贷中的作用 , 重建有效的金融系统 。 可以认为 , 传统银行业的转型步伐将加快 , 并且竞争力大幅提升 , 在金融治理现代化和监管优化的背景下 , 银行业的生态才能保持活力 。 《未来银行》的整个分析结构严格遵循周期性和历史时间序列 , 从工业化时代到数字化金融时代的逻辑 , 以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为主要案例 , 剖析了银行业运行机制的问题 , 批判了银行业危机所造成的财富损失和经济重创 。 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 , 美国银行业超过6000家中小银行破产倒闭 , 老牌银行如摩根大通、巴克莱、雷曼兄弟、巴林等纷纷遭遇到严峻形势 , 风险问题成为银行业转型的“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