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可能源自于父母的这4种行为,你骨子里的自卑

自卑这种特殊的人格特质 , 从来都不是天然养成的 , 与个体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 。 而我们在性格养成的最关键时期 , 都是和父母在一起 。
所以 ,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而孩子则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 孩子在面对事情的退缩行为 , 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庭的教育方式脱不开关系 。
这种来自骨子里的自卑 , 绝非一日形成 , 而是家庭环境的映射 , 不自信的人会过得有多糟糕?这类孩子从小就带着比同龄人低一等的想法生活 , 伤害了一整个人生 。
第一心理|可能源自于父母的这4种行为,你骨子里的自卑
文章图片
一、过度给予孩子关爱
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不少 , 大部分家庭都对孩子的心思很重 。 家长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孩子 , 以至于事事帮孩子代劳 。
但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很不好 , 他们从小便习惯于所有事情都依靠父母解决 , 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这样看似是保护孩子 , 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
被保护多了的孩子会在人格养成时形成一种焦虑——反抗型的依恋 , 即平日里保护他们的人 , 在陌生场所离开时 , 会出现各种抗拒的心理来缓解内心不安 。
只要熟悉的场景变换 , 他们便会产生内心焦虑 。 这样的孩子很难有高强度的社会适应能力 , 对场景的适应完全依赖于父母是否在场 。
第一心理|可能源自于父母的这4种行为,你骨子里的自卑
文章图片
但作为孩子 , 始终要长大成人独自应对社会的变化 。 很多人到了大学阶段之所以会不适应 , 是因为他们从小习惯了父母的帮扶 。 大学需要独立自主 , 很多大一新生都很难应付 , 因而产生焦虑感 。
过度的关爱 , 并不会使孩子的内心自信 , 当他们与他人产生比较时 , 会因为自己不够独立而陷入内心的谴责和自卑之中 。
所以 , 爱孩子更应该把握好度 , 为了他们的长远考虑 , 让他们适当独立自主 , 养成良好的习惯 。
二、挫折式教育
这类教育在我国很常见 , 传统文化也很注重谦卑二字 , 所以十分提倡委婉 , 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 亦是如此 。
第一心理|可能源自于父母的这4种行为,你骨子里的自卑
文章图片
无论孩子取得多么令人骄傲的成绩 , 家长总是会回复:“你还可以更好 。 ”这无疑是破灭式打击了孩子充满期待的心 。
对孩子来说 , 父母的赞赏就是他们下次行为发生的强化机制 , 而消亡行为也很简单 , 给予其不能承受的惩罚即可 。
所以 , 挫折式教育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得到进步的 , 只能增加他们内心的自卑感 , 内心深处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
被打击过后的他们 , 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是不会主动出击的 , 只能对他人充满羡慕 , 而事情一旦落到自己身上 , 便对自己开启了否定机制 。
第一心理|可能源自于父母的这4种行为,你骨子里的自卑
文章图片
三、缺“爱”的家庭
有些家庭的整体结构就是存在问题的 , 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不和谐 , 经常充满着争吵 , 而父亲又属于严肃冷酷型 , 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 。
孩子唯一的关爱来自母亲 , 但显然 , 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的孩子 , 是存在内心缺乏感的 , 正是这种内心深处的缺乏 , 导致了他们无法磨灭的自卑 。
因为他们从小就在一个缺爱的家庭长大 , 心里有一个声音提醒着他们:不够可爱、不值得被爱 , 这样的声音陪伴着他们成长 , 并且越来越大 。
当孩子看到其他的家庭充满爱意时 , 除了羡慕 , 更会激起内心的自卑 , 所以 , 一个家庭缺什么 , 也不能缺乏对孩子的爱 , 只有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 才能更好地拥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