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河北阜平:红土地上长出绿经济

“现在这个样子 ,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72岁的顾宝青 , 看上去最多六十出头 。 她没想到的 , 不是自己看上去有些年轻的容貌 , 而是现在的好日子 。 顾宝青所在的骆驼湾村位于河北、山西交界的阜平县 。
阜平很“富” 。 这里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31年建立了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 , 抗日战争期间是闻名全国的“模范抗日根据地” ,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阜平战斗生活过 。
阜平很穷 。 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 , 为全山区县 , 人均耕地仅0.96亩 , 自八七扶贫攻坚以来 , 就是国定贫困县 。 2014年底 , 全县贫困村164个 , 占全部行政村的78.5%;贫困人口10.81万人 , 占全县总人口的47% 。
“阜平不富 , 死不瞑目 。 ”在阜平战斗生活过11年的聂荣臻元帅 , 晚年曾流着泪留下这样的嘱托 。
2012年12月阜平进入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的新阶段 , 其中发展旅游是当地脱贫攻坚的一个突破口 。
光明网|河北阜平:红土地上长出绿经济近八年来 , 阜平依靠红色文化底蕴与绿色生态环境资源 , 巧妙地发展起旅游产业 , 不仅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 也出了一条后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进阜平 , 见识了阜平旅游的生机与活力 。
乡村旅游是阜平旅游的一个切口 。 阜平县县长贾瑞生介绍 , 当地以41个搬迁安置区、25个改造提升村为引领 , 构建起“一个村落就是一处风景、一条线路就是一方乐土”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 形成了以城南庄村、花山村等为代表的“红色研学乡村游” , 以朱家营村、西下关村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乡村游” , 以革新庄村、易家庄村等为代表的“休闲采摘乡村游”等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
骆驼湾是阜平的一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 距离苍榆高速东下关出口不到30分钟车程 。 为发展民宿 , 村里的老房子 , 按照传统太行山民居风格——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黄泥墙 , 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 。 村中的小河边是房车宿营地 。 自去年五一开门迎客以来 , 宁静的骆驼湾一下子热闹起来 , 餐饮、住宿、小吃、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发展得有声有色 。 采访人员在村里看到 , 外地牌照的车子随处可见 。 晚上 , 村里的美食广场上 , 坐满了一边撸串、一边喝啤酒的游客 , 还有一些网红正对着手机镜头进行直播 。 灯光下卖烤串的商户 , 对着烤炉扇着扇子 , 烤肉香味四溢 , 在夜色中弥漫于小山村的各个角落 , 让夜宿村里的游客从空气中就能闻到生活的烟火气 。
光明网|河北阜平:红土地上长出绿经济骆驼湾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 , 但发展得一点都不慢 。 该村与隔壁的顾家台村 , 2019年五一以来 , 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 , 举办了各种文艺演出20场 , 还多次承办房车营地露营大会和山地越野赛事 。 骆驼湾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并与顾家台、花山一同入选2019年度“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
乡村旅游业兴起 , 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 顾宝青一儿三女 , 以前村里太穷 , 三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 , 唯一的儿子也不得不外出打工 。 她和老伴唐荣斌 , 守着几亩山地 , 一年下来收入也就2000多元 。 如今 , 她家的老房子出租给了旅游公司 , 仅房租收入一年就有5万元 。 外出打工的儿子去年回来了 , 跟顾宝青一起在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 , 每人每月收入2100元 。 据统计 , 仅骆驼湾、顾家台两村旅游从业人员就达127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0人) , 每年户均增收25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