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话|下个转角,听见完整的她


|健康夜话|下个转角,听见完整的她
本文插图
周一早交班时 , 护士语速飞快 , 我也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 要高效、紧张地工作起来 。 今天要常规查房15个患者 , 还有周末新收的5个 。
前5个查房很顺利 , 查到6号床时 , 管床医生汇报:“患者龙某 , 女 , 39岁 , 因反复头痛2月余入院 , 自行服用镇痛药物后 , 症状缓解不明显 , 门诊以‘头痛查因’收入院 , 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健康夜话|下个转角,听见完整的她】之后 , 我开始做规范的专科问诊和查体 , 初步考虑患者为颈椎病 , 不排除血管性头痛的可能 , 建议她完善头颅血管磁共振成像、颈椎X线片等常规检查 。
第二天上午 , 主任领着大家给6号床龙某做入院第3天的查房 。 患者诉说了头痛的情况 , 提到最近睡眠质量差 。
“为什么睡眠不好呢?除了头痛 , 你还有什么其他感觉吗?”主任示意她可以慢慢讲 。
过了几秒 , 患者说:“我睡不好 , 觉得颈椎痛、腰椎痛 , 还有腰酸 , 肚子也有点胀 , 特别是右下腹这里 。 ”
这时 , 管床医生补充说:“患者最近3个月月经紊乱 , 这次经期延长 , 今天是第12天 。 患者月经期 , 也不能做子宫附件彩超检查 。 ”
“我也不知道月经为什么乱 , 该不会是早衰了吧?”患者有点低落地说 。
主任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 又委婉地询问了平时同房和避孕的情况 , 然后合起病历本 , 对我们说:“这可是我们科难得的年轻患者 , 是患者中的颜值代表 , 大家可不能把她当老年人看待 。 ”
主任又微笑着对患者说:“你离早衰远着呢!”然后 , 他转身告诉我们 , 虽然患者子宫内放了节育环 , 但不能保证100%安全避孕 , 今天就要为她完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和子宫附件彩超 。 “我们不能光盯着患者的表面症状去做检查和治疗!”
查房过程按部就班 , 但我的内心却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 我意识到 , 自己犯了“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的毛病 , 没有给患者时间来说她的感受 , 并围绕她的感受进行诊治 。
果不其然 , 检查结果显示 , 这位头痛患者实际上是个宫外孕患者!我们迅速采取措施 , 让她及时接受了手术 , 不久症状消失 , 安全出院 。
|健康夜话|下个转角,听见完整的她
本文插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医生跟患者的对话以“你哪里不舒服”开场 。 这种看似目标明确、直指病灶的问话 , 经常能帮助医生快速地“定位诊断” , 也能有效缩短问诊时间 , 提高接诊效率 。 但慢慢地 , 医生的关注点变得只有患者的“病” , 而忽视了生病的“人” 。
经过多年的规范化培训 , 我们问诊时的话语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 。 我们常常陷于所谓的专业自信和自负中 。 “除了刚才讲的 , 你还有什么其他感觉” , 这样一句简单的询问 , 都吝于问出口 。
而医生问诊时 , 多数患者都没能进入状态 , 他们的脑和心似乎还在诊室外头 。 他们在努力地回忆、思考 , 琢磨着措辞 。 他们的讲述也未必全面、准确 , 而医生要有帮助他们梳理、讲清问题的能力 。 否则 , 不知不觉中 , 一些关键信息就被遗漏了 。
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林巧稚 , 在20世纪70年代考察美国后 , 曾预言:“那里的医疗技术很发达 , 但我担心这些仪器设备可能成为医生和患者的屏障 。 ”
这位患者时刻提醒我 , 勿以事小而不为 。 我努力做到让患者至少有1分钟的自主时间叙述病情或感受 。
下次 , 我会来到病床边 , 慢下来 , 静下来 , 跟患者多聊几句 , 即便是说些不专业的“废话” 。
也许在下个转角 , 我就能听见更完整的病情、更完整的故事、更完整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