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他们,保护长城“上瘾”

:原题为_新华网|他们,保护长城“上瘾”。
新华社石家庄9月5日电题:他们 , 保护长城“上瘾”
新华社采访人员
长城像一条巨龙 , 逶迤在崇山峻岭间 。 长城脚下的许多河北山村 , 居住着昔日长城守卫者的后裔 , 如今他们传承祖辈精神 , 父子相随、夫妻携手 , 承担着守护长城遗产、传承长城精神的新使命 。
他们中的一些人 , 守护长城痴迷“上瘾”:有的人40多年如一日 , 穿坏了200多双胶鞋;有的人为保护长城文物 , 夜晚睡在长城敌楼里;有的年轻人接过父辈接力棒 , 两代人持续守护长达40年……
正在实施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为长城保护注入国家力量 。 长城保护员 , 也迎来历史性契机 。
用新兴科技守护古老长城
9月4日 , 张鹏再一次携带无人机 , 上山巡查万里长城最东段山海关一带长城 。 秦皇岛市正按照上级部署 , 谋划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今年33岁的张鹏 , 是长城脚下肖庄村人 , 被称作“长城保护员2.0版” 。 2017年 , 他考取无人机驾驶证 , 利用科技手段巡护长城 。 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位置等信息输入数据库 , 同一位置多张照片叠加、比对 , 长城变化情况便一目了然 。
“一次巡查时 , 我发现几个人拿着金属探测仪在长城寻宝 , 还真找到了火铳等文物 。 ”张鹏说 , 他报告文物部门后 , 执法人员赶来收缴了文物 , 并处理了当事人 。
张鹏和队员摸索了一整套报备、巡查、监督、反馈体系 。 他们拍照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 , 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参考 。
“我们以长城文化博物馆为核心 , 长城文化产业园已开始进行规划 。 ”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副书记郭颖说 , 山海关古城提升项目、北翼城段保护维修项目等 , 都在有序推进 。
在河北金山岭长城段 , 长城敌楼、墙体曾多次受到雷击 , 为保护长城本体不受损坏 , 在长城保护员的建议下 , 有关部门采用阴雨天气自动升降式的避雷设施 , 既避免了雷击对长城本体造成破坏 , 又不影响文物景观 。
2019年 , 我国谋划部署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河北段长城作为精华部分列入重点建设区 , 目前处于正式实施前的规划阶段 。 历经沧桑的长城 , 在保护员呵护下 , 迎来国家制度性保护新契机 。
史料记载 ,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等地征调数万名士兵北上 , 在秦皇岛、唐山一带崇山峻岭修筑长城 , 镇守边关 。 数百年来 , 长城守卫者的后裔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 。
2003年 , 秦皇岛市在全国首创长城保护员制度 , 政府给予资金补贴 , 聘请农民分段保护长城 。 目前 , 当地共有近百名长城保护员 , 巡查范围涵盖了当地重点长城段落 。
巡护长城的苦与乐
一把大镰刀 , 一个垃圾袋 , 一双胶皮鞋 , 一件工作服 , 年过花甲的张鹤珊是出名的“快腿” , 巡查长城时健步如飞 。
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的村民张鹤珊是我国首批长城保护员 。 42年来 , 他磨破了200多双胶鞋 , 记下了20多万字长城笔记 , 摞起来快有1米高 。
守护长城是件苦差事 , 张鹤珊却乐此不疲 , 堪称“上瘾”——山路荆棘丛生 , 路上要遭日晒雨淋 , 蚊虫叮咬;雪后上山 , 他曾从山梁滑到山沟里;夏天 , 他曾与碗口粗、数米长的大蛇偶遇 , 曾被野蜂蜇得脸肿得像个馒头……对张鹤珊而言 , 这都不在话下 。
最令张鹤珊难受的 , 是乡亲们的不理解 。 他曾是村里“人缘最差”的人 。
“多年前 , 人们保护长城意识差 , 掀长城砖垒猪圈的事常有 。 我劝说大家不要在长城上偷砖、放羊、翻蝎子、扔垃圾 。 有人指着鼻子 , 骂我多管闲事 , 说长城又不是你家的 , 你老管这干啥?”张鹤珊说 。
但张鹤珊认为 , 破坏长城 , 就是糟蹋老祖宗留来下的宝贵遗产 。 “长城虽然不是我家的 , 但谁要动它一块砖也不行 。 ”顶着压力 , 他一次次踏上山路 , 劝走放羊倌 , 赶跑偷砖贼 , 制止游客乱刻乱画 , 让掉落的砖块重新归位 , 捡拾散落的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