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舞剧《努力餐》成都首演 讲述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 二 )


本文插图
将心理冲突外化为舞蹈动作 , 在寻常的餐桌上突然插入 , 亦是《努力餐》在舞蹈编排上的创新之处 。 舞剧中一段车老板与冷处长相互躲藏的戏 , 借用了京剧《三岔口》中的经典段落 , 三人围绕一张矮桌 , 在暗夜中彼此试探、随时可能因发现彼此而暴露身份 , 看得人心头一紧 。 车老板、黄三妹、变脸演员兼地下党员亮嗓子、军统特务冷处长四人围坐在一桌川菜旁 。 大家表面上其乐融融 , 却在灯光转换间 , 突然将想象中的猜忌外化成为餐桌上的斗争场面——四双餐桌上的筷子宛如尖刀利刃 , 相互冲撞 , 直指心脏 。
人文|舞剧《努力餐》成都首演 讲述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
本文插图
为解决大众吃饭的温饱问题挺直腰杆 , 抛头颅、洒热血的动人情绪 , 是舞剧的重中之重 。 几场群舞大戏 , 铿锵而悲壮 , 为全剧填上了极为厚重、深沉的底色 。 终章的“血战”舞段 , 当餐楼众人散去 , 仅剩车老板一人挺直腰杆 , 拿起枪杆——这时大气磅礴的说唱昂扬响起 , 已经牺牲的、和仍在战斗的人们从燃烧的血色幕布后走出 , 象征着一代革命者强大的精神世界和不渝的志向与信仰——“为百姓加餐 , 努力努力;救民族危亡 , 血战到底!”壮烈的旋律、激昂的舞蹈和舞者们坚定如铁的眼神 , 将舞剧推向最终的高潮 。
多方汲取四川文化元素
铺展成都生活美学画卷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努力餐楼采风的时候 , 上二楼就看到一面木墙上都是麻将符号和注音符号 。 了解后得知 , 这是当年车老板为了教人们识字 , 做的寓教于乐的麻将 , 同时也可以传递消息 , 这点非常适合用舞剧表达 。 我们也用了成都麻将‘血战到底’这个元素来表达成都人既宽容又有韧劲的一面 。 ”王思思介绍 , 为了忠实表达老成都的民风面貌 , 主创团队进行了20余次采风 , 8次出入成都博物馆 。 从生活中汲取文化 , 将文化浓缩为元素 , 再从舞美、音乐、历史文化等多个层次向舞剧进行渗透 , 让观众从更多维的角度 , 从舞剧中感受成都美学、品味成都味道 。 除此之外 , 舞台上还出现了众多成都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变脸、盖碗茶、火锅筷、川菜、叮叮车......活脱脱一副活色生香的成都百景图鉴 。
人文|舞剧《努力餐》成都首演 讲述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
本文插图
《努力餐》的舞台以抽象的一桌二椅为核心意像 , 以餐楼为主要情节场域 , 贯穿始终 。 而舞剧中的竹靠椅 , 正是老成都茶馆中最常见的座椅 。 竹子清凉巴适 , 造型独特 , 也体现出四川人的那种坚韧清脆的性格特征 。 亮嗓子的变脸表演、“单刀会”赴敌的段落 , 川剧锣鼓配乐的虚实相生、遗形写意则被展现的更为淋漓 。 舞剧最后则破天荒加入了现代的说唱元素 , 彻底将成都人骨子里的乐观、洒脱、不拘浩瀚泼洒 。 “炮弹飞来/就当是个火炮儿/大刀砍来/就当是个孝顺儿/努力/努力/我要血战到底......” , 看似不搭的方言说唱融合进舞剧 , 点燃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不灭的“成都魂”、“中国魂” 。 “我们在博物馆采风中发现成都出土的说唱俑 , 这个形象也被誉为中国说唱艺术的鼻祖 。 把说唱运用到舞剧里 , 在我们看来与其说是创新 , 不如说是回归 。 ”钱鑫介绍 , 为配合全剧氛围 , 说唱没有采用电子编曲 , 而是调度了一整支交响管弦乐队 。
人文|舞剧《努力餐》成都首演 讲述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
本文插图
演出中 , 几首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歌 , 经过改编 , 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涵 。 一曲《太阳出来喜洋洋》运用在餐楼营业的段落率先开场 , 一下子便将观众代入生气勃勃的气氛当中 。 而在第四幕 , 历经同胞牺牲、河山破碎 , 当车老板决心为守护烟火人间血战到底 , 餐楼的伙计们和车老板夫妻二人一同 , 享受着最后一日的阳光 。 这时 , 这支民歌再度响起 , 却一改此前活跃的氛围 , 从淡而抒情的旋律层层推向浓烈 , 直至充满蓬勃的希望与内在的张力 , 仿佛预示着头破血流的决战 , 与终将到来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