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在长宁试点基础上,年内在全市推行( 二 )


【上观新闻|“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在长宁试点基础上,年内在全市推行】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 , “数字驾驶舱”则依靠灵敏的触发机制自动“吹哨” 。 如果有生大病的居民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医保登记 , “数字驾驶舱”捕捉到信息后会自动调取数据 , 经系统分析 , 一旦发现居民存在因病致贫风险 , 就会自动向社区居委会推送提示信息 , 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主动上门走访并指导居民申请救助政策 。
以“一网统管”建设为统领 , 上海民政正致力于民政业务“数据海”项目的建设推广 , 该项目将民政24个业务应用条线的5亿多条数据进行了清洗、打通、汇聚 , 建成了民政业务数据资源库 。
根据“数据海”建立起的“多重困难家庭筛查”模型 , 把家庭困难的成因作为参数 , 通过经济需求、身心健康需求、重大变故应对需求等6个方面15个单项指标分值 , 设置三个级别的家庭困难程度 , 分值越高 , 建议“社区救助顾问”等专业人群关注的程度就越高 , 从而提高了救助的精准性 。
“单一救助”向“全程救助”转变
在“社区救助顾问”制度的试点过程中 , 救助内容的创新是亮点之一 。 “过去 , 我们的救助模式较为单一 , 主要以托底保障为主 , 现在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质救助 , 而是向陪伴式、长效式、全程式的救助转变 。 ”章维说 。
在陈珊的案例中 , 顾问团队提供的救助并未止步于经济帮扶 , 第三方救助顾问为其寻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 逐步引导她宣泄情绪 , 增加自信 , 还为其制定专业的睡眠障碍解决方案 , 并定期跟进回访 , 给予其心灵的温暖 。
除了心理疏导服务 , 试点期间 , 长宁区还为救助对象提供了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服务 , 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 , 发掘自身潜能 , 学习谋生技能 , 消除救助依赖 。 在救助顾问的帮助和陪伴下 , 陈珊逐步走出了极端抑郁的情绪 , 如今 , 她正在一家培训学校学习美甲技能 , 还与一位小伙子确定了恋爱关系 , 这是曾经深陷“黑暗”的她不敢想象的 。
在提供多元服务的同时 , 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 承接长宁区部分救助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张粉霞介绍说 , 针对青少年儿童需求 , 他们开发了“儿童自我保护”“杜绝电子产品沉迷”等特色服务项目 , 并招募了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 , 匹配到困境儿童家庭 , 对有就业需求的困难人群 , 则开发了咖啡师培训等项目 。
试点一年多来 , 长宁区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 , 形成了“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 通过针对不同对象的“按需救助” , 实现了生存型救助向发展性救助的转变 。 “社会救助从以往的‘困难群众找政府问政策’升级为‘政府、社会和市场联手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政策包和纾困方案 , 这是此次试点的重要意义 。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