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号 , 而唐太宗在位期间 , 吸取隋灭亡的教训 , 以史为鉴 , 励精图治 。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如今自己当政 , 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 于是 ,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措施 , 他在位的二十六年 , 经济迅速恢复 , 政治环境变得清明 , 文化逐渐繁荣 , 人民生活稳定安乐 。
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
文章图片
唐太宗
如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言:“自贞观以后 , 太宗励精为理 。 至八年、九年 , 频至丰稔 , 米斗四五钱 , 马牛布野 , 外户动辄数月不闭 。 至十五年 , 米每年值两钱 。 ”
可以看到正是在太宗的治理下 , 百姓收获颇丰 , 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 , 开创了后世所谓的“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的出现 , 可以说离不开唐太宗的贤明和他身边聚集的一批治世能臣 。 本文将从皇帝和臣子的角度论述“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
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
文章图片
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唐太宗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贞观政要》中 , 他把君比作舟 , 把民比作水 。 在唐太宗看来 , 为君之道 , 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 如果剥削百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 那和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喂自己有什么区别 。
贞观初年 , 唐太宗下令放出一大批宫女 , 让她们回家乡成家事农 。 贞观初年 , 关中等地自然灾害频发 , 百姓还没有从战争中喘息加上天灾 , 关中父老流离失所 , 于是唐太宗开仓赈济 , 轻徭薄赋 , 并且对许多地方的徭役做了规定 , 规范了地方上公共工程的民力征发 。 使得受灾地区不违背农业生产的规律 , 保证了充足的劳动力 。 努力了两年 , 流民回归 , 关中开始丰收 。
《贞观政要》记载:“夫为人君 , 当须至公理天下 , 以得万姓之欢心 。 若尧、舜在上 , 百姓敬之如天地 , 爱之如父母 , 动作兴事 , 人皆乐之 , 发号施令 , 人皆悦之 , 此是大祥瑞也 。 ”
古代皇帝自称天子 , 如有好事发生便天降祥瑞 , 而君主失德 , 就会天降灾异 。 所以历代皇帝都是非常重视祥瑞灾异等情况 。 而在唐太宗眼里 , 他认为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 粮食充足才是最大祥瑞 , 自然现象中的祥瑞和灾异不能够影响百姓生计这个大目标 。 所以唐太宗追求的便是如史书记载的那种天下大治 , 万民欢心 , 人人安居的局面 。
民生是唐太宗施政的首要关心问题 , 在史书中有关唐太宗重视民生的对话 , 事迹记录很多 , 包括发展生产 , 不扰于民的政策措施也有记载 。 贞观年间的安宁风气与隋炀帝的征伐剥削形成鲜明的对比 。 所以 ,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唐太宗心系民生的直接结果 。
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
文章图片
唐太宗影视剧照
唐太宗的爱才之心
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需要一位贤明有能力的领导外 , 还需要一大批有谋略、有思想的人才聚集在周围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唐多能臣 , 前有汉 , 后有宋 , 皆所不逮 。 ”通过此言 , 便可窥探出唐朝人才质量和数量的独特地位 。 唐太宗以“知人善任 , 善于纳谏”树立起一带明君的形象 , 所以在他的身边涌现出了众多文人武将 , 为“贞观之治”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我们通过史料来了解唐太宗对人才的爱惜 。
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
文章图片
唐太宗君臣雕像
【开开心|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贞观之治】《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朕之授官 , 必择才行 。 若才行不至 , 纵朕至亲 , 亦不虚授 , 襄邑王神符是也;若才有所适 , 虽怨仇而不弃 , 魏征等是也 。 朕若以无忌居后兄之爱 , 当多遗子女金帛 , 何须委以重官 , 盖是取其才行耳 。 无忌聪明鉴悟 , 雅有武略 , 公等所知 , 朕故委之台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