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精选|老画家还原广州受降瞬间


晨报精选|老画家还原广州受降瞬间
文章图片
由钱德湘所绘制的广州受降图
晨报精选|老画家还原广州受降瞬间
文章图片
【晨报精选|老画家还原广州受降瞬间】钱德湘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当天 , 前往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 不少人驻足在纪念馆园区南部的一排房屋前 , 静静观赏屋内悬挂的19幅受降油画 。 这19幅油画出自70岁的芷江籍画家钱德湘之手 。 自2008年起 , 他和夫人谭明利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 , 搜寻史料 , 咨询专家 , 画下了芷江受降、枣庄受降、“密苏里号”受降和中国战区16个对日受降区的受降场面 , 其中还包括钱德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珍贵的“广州受降仪式”画面 。
白发苍苍的钱德湘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他创作这19幅油画 , 是为了尊重历史和还原历史 , “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激励大众 , 让大众特别是孩子不要遗忘那段历史 , 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武威
一段承载40年的梦想
1950年 , 钱德湘出生在湖南芷江 , 他告诉采访人员:“抗战故事我听了很多 , 脑海中时常想象过去的画面 。 我父亲在芷江机场附近工作 , 我当时天天都在‘飞虎队’驻扎过的地方跑着玩 。 ”
钱德湘自幼热爱画画 , 1968年 , 他下乡插队 , 遇到了一位长沙知青 , 他们都对艺术创作充满激情 , 他对钱德湘说 , “真希望你能用油画重现芷江受降的场景 。 ”
从那时起 , 钱德湘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抗战时期与芷江有关的一切资料 , 当地文化馆馆长也将珍藏的几张照片赠予他 , 并说 , “如果有人能画出芷江受降 , 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 ”
1974年 , 钱德湘前往湖南师范大学读书 , 毕业后留校任教 , 后又前往美国创作、办展;2008年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的劝说下 , 钱德湘开始了芷江受降油画的创作 。
虽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和坚定的决心 , 可钱德湘手头的资料却很少——几张黑白照片、一些文字材料 , 远不能达到绘制巨幅油画的要求 , 当钱德湘向吴建宏提出寻找芷江受降原始视频时 , 吴建宏说:“我找了很多年都没结果 。 ”
钱德湘四处打听 , 最终一位日本学生给了他一段短视频 。 视频中 , 日本投降将官今井武夫低着头 , 神情沮丧 , 坐在他身旁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神色慌张 , 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
短短十几秒的视频 , 钱德湘看了无数遍 , 直到画面一帧帧地印刻在他脑海中 。 利用这些珍贵而有限的资料 , 他用近一年的时间拟了大量草图 , 就连画中采访人员使用的老式相机、打字机、挂钟、桌椅等物件 , 他都专门在集市找来旧物反复描绘练习 。
2009年 , 钱德湘和夫人谭明利回到中国 , 在北京租了一间画室 , 用1年的时间将芷江受降油画完稿 , 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捐赠给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
这幅长7米、高3米的油画巨制 , 画中气氛凝重肃静:左边采访人员席上 , 国内外采访人员一致向前的目光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三张铺着白布呈梯形摆放的木桌 , 右边是中方受降席 , 对面是日方投降席 , 中间则为观礼席;画中 , 中方代表气宇轩昂 , 而日方代表则神情慌张 。 墙上的时钟指向16时40分 , 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这幅芷江受降油画不仅吸引了观众和媒体的目光 , 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和孙女卡洛韦都对其赞赏有加 。 “陈香梅女士还认出了画中一些人物 , 这让我更坚定了用油画还原历史事实的信心 。 ”钱德湘说 。
详细还原广州受降现场
第一幅作品的成功 , 让钱德湘大受鼓舞 , 他决定将中国16个受降区举行的受降仪式全部以油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