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春秋七国打的北方诸族不敢反抗,为何刘邦却被匈奴打的不敢出头?( 二 )


之后到了战国时期 , 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已经对中原各国无法造成威胁 。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各国先后实行变法改革 , 国力更加强盛;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相互统一 , 当时仅北方地区就有一百多个游牧部落 , 如义渠、大荔、乌氏、朐衍、林胡、楼烦、东胡、山戎、匈奴等戎族部落 。
和这些游牧民族接壤的周朝境内诸侯国有三个 , 从西到东分别是秦国、赵国和燕国 。 秦国周边有义渠、乌氏等国 , 赵国北部有林胡、楼烦、匈奴等戎狄部落 , 燕国的北方也有东胡和山戎 。 不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秦、赵、燕三国的不断攻打下 , 不是灭亡、臣服 , 就是不断向更北方迁移 。
【爱历史】春秋七国打的北方诸族不敢反抗,为何刘邦却被匈奴打的不敢出头?
文章图片
秦国
《史记》记载:“秦昭王时 ,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 , 遂起兵伐残义渠 。 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 , 筑长城以拒胡 。
秦国西北部有义渠之戎 , 在春秋战国时期 , 义渠在西部地区逐渐强盛起来 , 开始与秦国抗衡 , 经常趁机侵袭秦国边境地区 , 是战国时期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
秦国经过第一次商鞅变法后 , 就曾乘义渠内乱 , 出兵攻打过义渠国 , 使义渠臣服于秦国 , 后来在秦惠文王时期 , 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脱离了秦国 , 并联合东方诸侯共同伐秦 , 大败秦军 。 于是秦惠文王在取得中原战场的胜利后 , 便调集重兵攻打义渠 , 攻占二十五城 , 未亡其国 。
直到秦昭襄王时期 , 宣太后用计将义渠王杀死于甘泉宫 , 秦国出兵才彻底攻灭了义渠国 。 之后秦国占领陇西、北地、上郡 , 并修筑长城来抵抗北方边地的游牧民族 , 此后直到秦朝建立 , 北方的游牧民族再也没能对秦国构成威胁 。
【爱历史】春秋七国打的北方诸族不敢反抗,为何刘邦却被匈奴打的不敢出头?
文章图片
赵国
《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 , 习骑射 , 北破林胡、楼烦 。 筑长城 , 自代并阴山下 , 至高阙为塞 。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 ”
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 , 就将南向战略调整为北向攻打胡地 , 先后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 , 建立了雁门郡、云中郡和代郡 。 林胡和楼烦只能被迫向北迁移 , 接着赵武灵王便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 , 用来阻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赵国 , 又于公元前296年攻灭了中山国 。
后来赵国名将李牧又率军大破匈奴 , 斩杀匈奴十余万人 , 此后很多年 , 匈奴都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城镇 。 接着李牧又打败东胡、林胡等游牧部落 。
【爱历史】春秋七国打的北方诸族不敢反抗,为何刘邦却被匈奴打的不敢出头?
文章图片
燕国
《史记》记载:“燕有贤将秦开 , 为质於胡 , 胡甚信之 。 归而袭破走东胡 , 东胡却千馀里 。 燕亦筑长城 , 自造阳至襄平 。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 ”
在秦国和赵国攻打游牧民族取得大胜的同时 , 燕国名将秦开(秦舞阳祖父)由于早年在东胡做过人质 , 因此熟知东胡的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情况 , 后来率兵迎战东胡 , 一路斩关夺隘 , 马踏平川 , 迫使东胡向北北退却千余里 。 之后秦开效法秦、赵两国 , 也在边疆修建起长城 , 用以防御胡人 。
从秦、赵、燕三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态度和取得的军事战果来看 , 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军事实力上是无法抗衡中原诸侯国的 , 因此只能不断向北迁移 , 加上长城防线 , 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都无法南下 。
《史记》记载:“秦灭六国 , 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 , 悉收河南地 。 因河为塞 , 徙适戍以充之 。 当是之时 , 匈奴单于曰头曼 , 头曼不胜秦 , 北徙 。
【爱历史】春秋七国打的北方诸族不敢反抗,为何刘邦却被匈奴打的不敢出头?
文章图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匈奴更是被蒙恬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打到不敢南下牧马 , 当时的匈奴首领头曼善于打不过秦军 , 只能被迫向北迁移 , 直到秦始皇和蒙恬去世之前 , 北方的匈奴碍于秦朝强大、秦军威猛 , 始终不敢再犯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