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人民币,辉煌70年!( 二 )


在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定稿后 , 面额3元、5元、10元的钞票都是由苏联代印 , 被称为苏三币 , 而3元的人民币后来再也没有发行过 。

第二套人民币确定了新中国货币制度定势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 这套人民币发行后 , 人民群众热烈称赞新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 。
第三套人民币
反映新中国十多年经济建设的成果
苏联在为中国印制第二套人民币时 , 为了垄断对中国的印钞权 , 对我国购买印钞设备、印钞技术横加阻拦 。 中国技术员李根绪在向苏联专家讨教印钞机技术 , 就碰了个闭门羹:“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 , 不能外传  。 ”
李根绪的民族自尊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 在柳溥庆、沈永彬、陈宏阁等印钞专家的支持下 , 他夜以继日的钻研 , 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国产印钞机 , 这成为第三套人民币得以发行的技术基础 。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4月20日 , 直到2000年7月1日才停止流通 , 是目前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 她见证了我国从贫困走向富强 , 从“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 , 凝聚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特殊情感 , 也是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设计、印制的货币 , 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这套人民币进一步打破边框式的设计风格 , 采取开放式构图 , 在较小的票面上呈现出开阔、深远的画面 。 在制币技术上 , 第三套人民币也比第二套人民币有了较大的进步 。 每种券面除有基本色外 , 还运用多色彩印技术 , 使画面色调丰富起来 。 在手工雕刻的主景下 , 面额文字的衬底花纹采用机器雕刻 , 并运用多色接线技术 , 提高了票券的防伪性能 。 仅从这点 , 就可看出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
“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至1962年 , 我国财政消灭了赤字 , 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党第一次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号召 , 所以第三套人民币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
5角券“现代纺织生产”、一元“女拖拉机手”、五元“炼钢工人”等 , 这些图景都成为新中国头十几年经过艰若创业所获得经济成就的缩写 。
第四套人民币
折射出国家民族团结的前景
1987年第四套人民币诞生 , 第四套人民币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 , 中国社会主义建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 经济空前发展 , 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 原有的券别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 , 不能适应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 大面值的50和100元面值钞票也应运而生 。
第四套人民币币面首次出现国家领导人头像和民族人物头像 , 设计小组根据当时人口普查的结果 , 将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画上了人民币 。 1角钱上的高山族是个例外 , 因为它象征了台湾 , 寓意祖国统一 。
第四套人民币在印刷技术上 , 除了采用前二、三套人民币水印防伪技术外 , 还广泛采用了磁性油墨等先进技术 。 1990年发行的50元、100元券还采用了金属安全线技术 , 增强了防伪性能 , 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
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经历曲折 , 从筹划到设计报批历时最长 , 但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 它背后祖国的雄山大川 , 正面的花团锦簇都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 。
第五套人民币
走向国际化并代表我国当代印刷技术最高水平
1999年10月1日 , 第五套人民币诞生了 。 票面统一采用毛主席头像 , 共6种面值 。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对人民币的数量、质量、总量、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 , 这套人民币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
第五套人民币做工精细 ,图案精美 , 底衬采用我国著名花卉图案 , 背面主景图案选用风景名胜和著名建筑 , 充分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山河景色 。 这套人民币的色系较之前几套明亮了很多 , 这离不开经济高速发展下热烈奔放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