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保民生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题:“内外”兼修 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保民生

  中新社采访人员 阮煜琳

  “1万亿元(人民币 , 下同)特别国债”“190亿元消费券”“为企业减费1.6万亿元”……疫情发生以来 ,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扶企业、促消费、稳就业、保民生 。 专家指出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轴 , 对于稳增长、保民生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 。

  应对疫情:多举措保障居民生活质量

  “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 , 首当其冲的是中小微企业和出口企业的正常经营 。 进而 , 疫情对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直接产生冲击 。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 , 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 。 扣除价格因素 , 实际下降1.3% 。

  为全力应对疫情冲击 ,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 , 有关部门积极行动 , 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保民生 , 其中包括金融机构增加信贷、实行延期还本付息、为企业让利降费;财政部门减免税费、对贷款予以贴息、允许企业缓交或者少交“五险一金” , 以及扩大基建投资来对冲疫情影响等 。

  “总体来看 , 对小微企业和居民的救助和支持政策是比较及时的 , 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 王军说 , 但这些措施通过产业链一环一环地传递到中小企业和个人手里 , 链条比较长 , 对于持续扩大居民收入、稳定消费预期、提高居民福祉还显得不够 。

  财政发力:保民生、稳消费的政策首选

  为提振消费信心 , 全国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拉动消费 。 商务部数据显示 , 截至5月初 , 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 , 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 。 有机构估计 , 企业联动银行、商家发放消费券有100亿元 , 目前全国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 过去5年 , 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 。 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更加倚重消费 。

  “但促消费政策不应该是短期的 , 更不应该是鼓励冲动型消费的 , 而应该更多通过改善供给质量和水平达到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的目的” , 赵萍说 。

  “纾困企业和保民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长期任务 , 财政手段应当作为保民生、稳消费的政策首选” , 王军认为 , 未来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对民生福利的改善 , 还是要靠财政发力 。

  对于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 , 王军说 , 希望能用好这笔钱 , 把其中一部分用在为企业、为低收入群体纾困上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一份最新报告建议 , 要防范疫情导致低收入人群陷入贫困、返还贫困 。 为了“保家庭” , 建议地方乃至中央政府拨出专项资金 , 坚决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定向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