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那点事儿|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吗?,23岁傅园慧“摸摸”寸不离身


妈妈育儿那点事儿|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吗?,23岁傅园慧“摸摸”寸不离身
文章图片
孩子出现一些我们看来“不好”的行为习惯时 , 到底要不要强行制止?
闺蜜女儿2岁半了 , 软糯糯的超可爱 , 最喜欢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偶 , 经常会把玩偶们在沙发上一字摆开“排排坐” , 陪着自己看动画或读绘本 。
但让闺蜜烦恼的是 , 宝宝虽然喜欢毛绒玩偶 , 但最离不开的却是一张婴儿时期用的白色碎花小被单 。 每次睡觉都要抱着这张小被单 , 用手摸摸或者闻着气味才能安静入睡 , 即使自己陪在身边也不例外 , 有时候甚至吃饭、出门都要带在身边 。
娃爸曾经抱着“狠心治一治孩子不良习惯”的心态尝试过让宝宝脱离小被单 , 强制把宝宝怀里的被单抢走 , 以为会像平时一样“哭一下就没事了” 。 没想到孩子从被单被拿走后撕心裂肺的哭闹了1个多小时 , 怎么哄都没用 , 最后还是以爸爸的“投降”结束了这场“战斗” 。
拿到心爱的小被单后 , 宝宝才停止了哭闹抽抽搭搭的入睡 。
并且在这件事后一段时间 , 宝宝对小被单的保护心更强 , 晚上洗澡都要把它放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才会安心 。
对此 , 闺蜜很是担心 。 害怕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害怕宝宝过于依赖小被单以后会不会变得胆小孤僻 , 甚至患上什么奇怪的“恋物癖”?
看到这里 , 肯定很多家长点头如捣蒜:对对对 , 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问题balabala...
但是 , 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好”、“有问题”的吗?真的需要我们去强行制止吗?
妈妈育儿那点事儿|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吗?,23岁傅园慧“摸摸”寸不离身
文章图片
1、依恋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后台就收到过很多妈妈的询问、留言:
*我家孩子去哪都要抱着那个娃娃 , 一起睡觉 , 吃饭都要放在旁边陪着 , 是不是安全感不足?
*孩子一定要有那张毯子才能老实睡觉 , 以后过度依赖怎么办?
*孩子总是抱着娃娃睡觉 , 会不会以后性格孤僻、不合群?要不要把它收起来或者扔掉?...
对于孩子的“恋物”现象 , 大部分家长都是比较担心与焦虑的 。 害怕自己的娃与众不同 , 害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
但其实 , 孩子的这种表现并不特别 。
妈妈育儿那点事儿|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吗?,23岁傅园慧“摸摸”寸不离身
文章图片
早在威斯康星大学儿童心理学者RichardPassman等人的研究中就发现:孩子的“软物依恋”是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 。 比如美国、荷兰、新西兰等国 , “软物依恋”情结孩子的比例达到了3/5 , 韩国孩子1/5 , 伦敦孩子1/6 。
并且研究结果显示 , 在1.5-2岁的宝宝群体中 , 软物依恋的出现率最高 。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 , 正处在情感发育的过渡期 , 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 , 也需要去面对更多新鲜事物和挑战 。 比如 , 学习自己拿奶瓶、吃饭、爬楼梯 , 去感受风、认识草以及比自己大好多好多的树木和世界 , 这些在我们眼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 , 对于小宝宝其实都是全新的挑战 。
所以 , 当孩子开始学习自己认识世界、“闯荡”世界 , 而妈妈这个主要依恋对象却不能时刻陪在身边 , 孩子就会将逐渐丰富的情感转移到其他物品上 。
这个物品会多以软物居多 , 例如奶嘴、毛绒玩具、被子、衣服等 。 孩子会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 , 让它陪伴左右 , 从它柔软的触感中获得温暖、安慰 , 从而让自己获取足够的安全感 。
这个物品 , 也就是孩子的「依恋物」 。
所以 , 家长们不必担心 。
孩子的“软物依恋”并不是什么奇怪的行为 , 而是正常且普遍的成长现象哦~
依恋物 , 是否会影响孩子心理发育?这也是很多家长会担心的问题 。
妈妈育儿那点事儿|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吗?,23岁傅园慧“摸摸”寸不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