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阳,藏在深闺人未识,原创( 二 )


此外 , 还有历史遗存及文献记载 , 可证明水阳东镇就是古代水阳之所在 。
水阳最古老的遗存之一 , 是水阳东镇的龙溪古塔 。 《乾隆府志》记载:“龙溪古塔 , 城北八十里水阳东岸 , 吴赤乌二年建 。 ”2010年8月 , 曾在古塔的地宫发现了铭刻有“重建水阳镇塔”的砖函 , 砖函记载的时间为宋开庆元年 。 “重建水阳镇塔”砖函的重现 , 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 , 东镇地名为水阳镇 。
宋以来 , 府县一直就有在险隘处设巡检司的惯例 , 因水阳是宣城北由高淳经东坝通吴地的屯塞 , 所以 , 历代在水阳设巡检司 。 光绪《宣城县志》记载:“龙溪东岸有水阳巡检司廨、古塔、水碧桥 。 ”这是东镇地名为水阳的文献依据 。
回顾当地人的域名认同和历史沿革 , 也可以找到东镇就是水阳的痕迹 。 东镇沿河原居民 , 一直以来就自谓水阳人 。 东镇市镇上的大家族有孙氏和王氏家族 , 他们明清以来保留至今的家谱 , 谱名是《宣城水阳河东王氏宗谱》和《宣城水阳河东孙氏宗谱》 , 这是自古以来根植于民间的水阳域名认同 , 祖祖辈辈流传至今 , 永难忘怀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东镇沿岸一直是水阳镇所辖的一个居委会 , 即龙溪居委会 。 直到2014年水阳江开卡拓宽 , 沿岸居民才搬离祖居地 , 安置到西镇拆迁安置区 。
西镇形成赖金宝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阳,藏在深闺人未识,原创
文章图片
千百年来 , 西镇的形成与繁荣 , 以至清末至民国成为周边经济、文化中心 , 与金宝圩的堤防水利设施和富饶的物产密不可分 。
早在汉代 , 水阳一带为古五湖之一的金钱湖 , 《乾隆府志》记载“金钱湖 , 古五湖之一 , 孙权时 , 与南湖东西相望 。 中原避乱来归者众 , 始筑为园田 , 初名化成 , 后易名金宝圩” 。 文献资料告诉我们 , 三国时代 , 金宝圩就有圩田雏形 , 先人开始在这里垦荒种地 。 至今 , 民间广泛流传着东吴五路总兵丁奉在此围湖造田的故事 。 光绪《宣城县志》:“城北八十里金宝圩 , 三国时吴五路总兵丁奉督筑是圩 , 土人庙祀之 。 建自吴赤乌间 , 历朝迭修 。 ”当地百姓敬奉丁奉围湖造田的恩泽 , 于圩中修建总管庙 , 奉丁奉为总管菩萨 , 祭祀的香火代代相传 , 绵延至今 。
据洪武《宣城志》载 , 金宝圩大圩形成之前 , 这里“圩垾大者有二 , 曰化成 , 曰惠民 。 ”《舆地纪胜》引《圩田系年录》记载:“化成、惠民二圩相连 , 长八十里 。 则知金银圩 , 化成、惠民之统称 。 易名金宝圩 , 当自明中叶 。 ”
《化成圩缘起补正》对金宝圩的形成 , 及大圩形成后的水利兴修、圩内农田灌溉情况也有较为生动的描述 。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 圩民束四请以私田为官圩 , 李璟嘉之 , 诏补束四官 , 赐金帛有差 , 号金银圩 。 是年 , 各起役兴筑 , 广袤八十四里 。 ”《舆地纪胜》引《圩田系年录》:“绍兴元年(1131)命宣城守臣葺治圩田 。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水阳,藏在深闺人未识,原创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金宝圩自三国筑圩 , 至南唐、南宋 , 历代官府均发动圩民对圩堤进行兴修加固、培高 , 并对圩内的农田水利予以规划治理 , 形成了“堤防山立 , 畎浍期错 , 水足则闭斗门以限之 , 稍涸则纳江水以润之”的格局 , 使得金宝圩在当时的平圩区 , 具有较强的抗洪能力 , 而且干旱年份也能保证有稳定的收成 。 再加上圩内土地肥沃 , 圩民勤劳 , 这里便成了百姓安居乐业之所在 。 《金宝圩中堤旌义慎防记》有记:“古金宝圩 , 圩周百二十余里 , 田二十余万 。 寒族及余姓群编户获农其中 , 宣之税居半 。 ”其物产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
此外 , 唐中后期 , 唐玄宗接受曾任宣州太守的裴耀卿建议 , 改革漕运 , 输江淮粮源进京 , 水阳江成了上邑宣州漕运的重要航道,金宝圩出产的粮棉油开始热销全国各地 , 随之 , 南来北往的商贾纷至沓来 , 在这个富庶之乡的市镇上开商号、建家业 , 多元的文化也在这里融合 , 水阳西镇迅速发展并繁荣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