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贞语|杨曙明原创丨忆国融
忆国融
作者:杨曙明
文章图片
国融姓林 , 年长我12岁 。 我们同属相 , 他是出生于1944年的甲申猴 , 我是出生于1956年的丙申猴 。
我和国融兄相识于1998年 。 那年7月18日 , 我们奉区委的调令 , 同时来到区经计委报到 。 我出任主任兼党委书记 , 他出任党委副书记兼区属重点企业的党委书记 , 我们就这样先同事而后又成为好朋友 , 即便是退休之后这些年 , 彼此间也没有断了联系 。
国融兄长得一表人才 , 一米八几的个头 , 浓眉大眼国字脸 , 身材魁梧 , 相貌堂堂 , 颇有山东大汉的气质和神态 。 我曾经问过他年轻时是否喜爱体育运动?他说上学时曾经是学校里颇有名气的田赛运动员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很多国有企业因为管理滞后、技术落后、负担过重等原因 , 而致举步维艰 , 步履艰难 , 国融兄兼职党委书记的那家水泥厂就是如此 。 曾经的辉煌早已经烟消云散 , 连年的亏损让企业资不抵债;水泥生产是个污染行业 , 糟糕的生产环境 , 让我等看了目不忍视 , 周边的居民、单位无不对它造成的环境污染深恶痛绝;八百多名员工多为亦工亦农的合同工 , 也就是农民身份的合同制工人 , 品行良莠不齐 , 打架、酗酒如同家常便饭;更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其管理的混乱程度 , 多有纪委书记下岗等匪夷所思之事 。 当时 , 有关领导在给我们介绍情况时曾说:“这家企业已经得了‘绝症’ , 因为种种原因 , 时下不过是在苟延残喘 , 你们上任后别说是盈利 , 能扭亏就不错了 , 起死回生的事连想都不要想 。 ”就这样 , 国融兄带着压力 , 带着责任 , 当然也带着组织的信任 , 走马上任去收拾那个烂摊子去了 。
我和国融兄的性格极为相似:直言快语 , 有话不会藏着掖着;遇事讲大局 , 原则问题不让步 , 得让人处且让人;待人实诚 , 为人仗义 , 眼里容不得沙子 , 不会阿谀奉承 , 更不会奴颜婢膝;说话干脆 , 办事利索 , 讨厌吞吞吐吐 , 厌烦拖拖拉拉 。 不过 , 凡人有优点必有缺点 , 国融兄的缺点是守成有余 , 进取不足;我的不足则是主观武断 , 颇有些自命不凡 。 再者 , 国融兄的人格修养比我要好得多 。 譬如:我急了眼时说话好带脏字 , 而且训起人来不讲情面;国融兄则是再怎么着急 , 也不会说脏话 。 或许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缘故 , 那两年间我们的工作配合相当默契 。
从国融兄的工作经历看 , 此前他并无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 那次奉调到企业任职 , 实在是服从组织的天职之举 , 要知道那年他已经五十四岁了 , 距离内退年限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 如果说他要去的那家企业是个“香饽饽” , 这事还好理解 , 可实际情况正相反 , 那是个让很多人怵头而不敢去、不愿去的企业 , 由此可见国融兄的责任意识和品行胆识 。 他能在“临秋末晚”之时 , 如此这般地服从组织安排 , 的确赢得了我和很多同事的敬佩 。
按照责任分工 , 我在经计委主持日常工作 , 国融兄则是以履行水泥厂党委书记的责任为主 。 事前我们商定:如果两年内能让企业扭亏为盈 , 那就继续干下去;如果届时达不到这个最低目标 , 就对企业实施“外科手术” , 也就是破产重组 。
国融兄到任之后 , 没有摆老资格 , 更没有倚老卖老 , 而是事事以身作则 ,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 当时 , 虽然上下班交通不是很方便 , 但无论刮风还是下雨 , 无论是盛暑还是严寒 , 他鲜有迟到 , 绝无早退的时候 。 他为人耿直 , 平易近人 , 愿意和工人们交朋友 , 因而到任不久就得到了多数职工的认可 。 他对待工作相当认真 , 是非问题喜欢较真 , 又敢于直言 , 因而厂子里的歪风邪气在他的“震慑”下很快就有了较大收敛 。 当然 , 责任心使然让他的性格有些急躁 , 心里装不下问题 , 遇有问题恨不得立马拿出解决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