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不消费就能点评?“大众”点评是真是假( 二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点评的发展日新月异 , 餐饮美食、交通住宿、线上购物等都有各自的点评平台 。 但是 , 包括携程、淘宝、滴滴、美团、饿了么等在内的平台 , 多数都只允许有实际消费的用户进行点评 。 据人民网采访人员了解 , 此前备受争议的淘宝刷单如今也因为点评用户需要有实际订单和快递信息而得到遏制 。 而现在 , 商家也开始采用短信、电话、返利等方式多渠道诱导和促使消费者对商品进行点评 。
来自淘宝商家的一则点评邀约短信显示:“求您了 , 给您留言您没回 , 您在小店淘的(耳机)给个满分可以吗?就差您这一个了 , 万分感谢!在线等您!”
【人民网|人民日报:不消费就能点评?“大众”点评是真是假】一名消费者表示 , 现在收到的点评邀约用词让人觉得自己好像不点评就害了别人似的 , 而且此类点评邀约越来越多 , 更重要的是 , 自己的信息无意间就被商家如此利用 , 十分不妥也不安全 。
此外 , 返现券的邀约方式也越来越普遍 。 人民网采访人员收到的饿了么商家寄来的返现券显示 , “全5星+10字以上好评+微信截图发微信领取2元现金红包” 。 而在日常淘宝购物过程中 , 购买的产品也经常会配送一张数额不等的点评返现券 。
点评成生意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实际上 , 大众点评的星级评价与商家排名和评分挂钩 , 是线上商店运营中的重要因素 。 因此 , 不少商家都对点评颇为重视 , 担心差评影响排名和客流量 。 各种线上运营方式及控评自然成为商家关注的焦点 。
而近些年 , 关于虚假点评的争议一直存在 , 包括刷好评、职业差评等多种形式引发争议 。 据此前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 , 删除一条大众点评上的差评2000元、增加一条好评100元 。 此外 , 由这一业态衍生出“职业差评师” , 通过给商家写差评进行敲诈勒索 。
另外 , 采访人员通过淘宝检索“点评”后 , 页面出现了诸多“美团大众点评代运营”等网店 。 采访人员从其中一家网店了解到 , 对方提供的“线上整体托管”服务包括商圈调研、竞对分析、基础搭建、星级提升、人气提升、访问量、优质点评、店铺收藏、问答包装、差评处理等 , 这样的服务项目3个月费用9300元 。 此外 , 这一代运营店主还建议商家与美团方面进行合作 , 增加店铺流量 。 同时 , 该店主表示可以帮助商家刷好评 , 并通过一些方法增加这些好评的权重 。
而针对其中的差评问题 , 对方表示可以通过申诉的方式处理近7天内的差评 , 降低差评权重或是屏蔽差评 , 成功申诉一条至少500元 。 但对于其中成功申诉的方法 , 对方不予解释 。 一位商家告诉采访人员 , 一些所谓做代运营的网店 , 其实跟大众点评有关系 , 通过内部关系进行隐秘操作 。 但是 , 对于这种处理差评的方式 , 商家表示并不敢轻易尝试 , 担心被“盯上” 。
如果说上述网店的店铺运营被称为“野路数” , 那么大众点评提供的服务则是“官方服务” 。 此前人民网报道中投诉大众点评的刘女士 , 便是“享受官方服务”的商家之一 。
据刘女士反映 , 此前自己就大众点评签订了会员合作的相关条约 , 每年支付给大众点评近万元 。 刘女士及其他商家对人民网采访人员透露 , 这笔费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大众点评上线商店 , 但如果需要进行首页露出、霸王餐、团购券等合作 , 则需签订其他协议 。 在刘女士进行申诉的时间里 , 大众点评方面还进行了合作升级的邀约 。 刘女士认为 , 加深合作前应先把商家遇到的点评问题处理好 。
专家:应限制非消费用户点评
人民网采访人员进一步了解发现 , 这些争议的背后 , 主要在于用户在未消费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对商家进行点评?这样的点评对消费者的参考意义又有多大?如今 , 在酒店、美食、招聘、购物、出行等纷纷触网之际 , 点评究竟应限制在实际的消费范围中 , 还是应该放开门槛?
- 贷款|房贷、消费贷、理财产品都有哪些新动向?从上市银行半年报看百姓“钱”途
- 消费|计划到期!新时达:股东张为菊累计减持175万股
- 人民日报微博|与你有关!住房租赁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消费|减持!天通股份:减持博创科技约32万股
- 女友|原创高以翔女友身份遭粉丝质疑?亲密合照被疑合成,到底谁在消费逝者
- 人民日报|岳阳君山区:消费扶贫托起贫困户稳稳的幸福
- 人民日报海外网|尴尬!美国国务院公布又一个制裁目标 却连名字都搞错了
- 人民网-福建频道|60名孩子每年可获5000元资助金,福州首个银坤“圆梦班”开班
- 人民日报海外网|外交部回应“5名印度男子在所谓阿邦失踪”
-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拼手速!9月第一波山东省级文旅惠民消费券8日上午9点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