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疫情让他立志学医、她与同桌一起考上北大医学部……这些湖南学子都把钟南山视作偶像( 三 )


长辈的工作状态让陈逢安看在眼里 , 心生感慨:"老师和医生有时候挺像的 , 这两个职业都需要长久地学习 , 整个职业生涯都要不断进步 , 不能停下研修的脚步 。 不论老师还是医生 , 也都需要保持热情和耐心 。 "
像很多中学生一样 , 陈逢安读高中时也去做了牙齿矫正 , 每次都要利用月考之后的半天假去加固矫正 。 因为考试而紧张焦虑的心情 , 每每都会在医生对牙齿进行敲敲打打时得到放松 。 为她做矫正的牙医阿姨也很亲切 , 会跟她聊天帮助她转移注意力 , 消除矫正过程中的疼痛感 。 在备考压力巨大的高三 , 这样的短暂聊天为陈逢安缓解了压力 。
当然 , 更让陈逢安感到快乐的是 , 她经常与孙袆瑶一起 , 再加上另外一个好朋友 , 三个人共同复习、一起打羽毛球 。 共同复习时 , 她们会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搞学习的时候不聊天 , 我们就一句闲话都不会说 。 "
目前 , 陈逢安与孙袆瑶在各自家中 , 等待着开学报到的"重逢" 。 陈逢安开心地说:"她(孙袆瑶)是很典型的、蓬蓬的蘑菇头 , 到时见到她 ,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揉她的头 。 "不过现在 , 她们只能通过微信或电话交流 , 畅想在未名湖畔相伴学习的场景 。
拿到北大医学部的 offer 后 , 陈逢安的伯伯特意为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 表扬之余 , 伯伯也告诉她:"好好做人 , 做个好医生 。 "
着眼医患关系
培养学生共情能力与人文素养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湖南招生组老师赵忻怡介绍 , 在今年高考填报志愿阶段 , 她接到的关于医学类专业的咨询比往年多很多 , 其中有部分学生表示因为在疫情期间看到关于医护人员救治的新闻报道很感动 , 所以想从医 。
赵忻怡表示 , 培养医学人才是严肃、专业的过程 , 比起其他专业 , 医学专业的学习时间比较长 。 在今年志愿填报咨询中 , 招生老师也为前来咨询的考生们进行了充分讲解 , 努力确保考生们想学医是在充分了解医学专业相关情况的前提下 , 根据兴趣做出的理性选择 。
最终 , 北大医学部在本科一批次录取考生 20 人 , 比计划招生人数扩招 1 人;在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了 8 名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学生 。
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心怀从医的使命感之时 , 近年来 , 医患关系也成为社会热点与焦点 。 对此 , 北京大学医学部近年来在专业课程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共情的能力 。
【潇湘晨报|疫情让他立志学医、她与同桌一起考上北大医学部……这些湖南学子都把钟南山视作偶像】此外 , 北大非常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据了解 ,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曾说过 , "医疗服务 = 医疗技术服务 + 医学人文" 。 因此 , 学校不仅开设有临床医患沟通技巧的课程 , 也开设了人文类课程 , 比如医学人文导论、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和医患关系的法律研究等课程 。 医学部的同学们还可以通过选修双学位、辅修课程、参与联合培养项目、申请跨学科研究等丰富的途径广泛参与校本部文理工相关专业的学习 , 职业选择将更加多元化 , 这也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 , 即医学与其他专业融合贯通 , 培养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