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

2020 氢燃料电池汽车
行业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三横三纵”发展路线的重要分支 , 由于其最清洁且无里程焦虑 , 一直被看做是移动能源领域的“终极方案” 。 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较领先的是日韩与欧美 。 2016年 , 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取得了较大突破 , 燃料电池汽车(仅指乘用车)的注册量为2312辆 , 同比增长225% , 已占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74384辆)的0.3% 。 其中丰田Mirai占88% , 现代ix35/Tucson FCEV占7% , 而本田Clarity FCEV仅占5% 。
到目前为止 , 我国共研发试制出了200多辆各种燃料电池汽车在各个时间段进行示范运行 。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数据 , 2015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仅10辆 。 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整车研发生产单位主要有上汽集团、宇通客车等 , 自2001年起 , 经过几代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 , 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动力性、续驶里程等基本性能指标方面与国外的车型基本相当 , 但在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功率输出能力、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及低温启动能力上还比较落后 。
目前 , 我国已经攻克了功率以及低温存储于启动的难题 , 故满足了车用要求 , 自2012年起 , 燃料电池比功率进一步提升 , 这一技术的提升也进一步让氢燃料电池实现了商业化 , 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进一步得以商业化 。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建设规划可知 , 各国的建设重心侧重点略有不同 。 如美国、韩国、法国注重建设氢燃料汽车电池产业的基础设施 , 如建设运输路线、建设氢站;而日本则更重视 , 氢能源技术的发展 , 如氢能基本战略涵盖了氢能研发基础、以及储运技术等 , 日本的思路则更倾向于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取得领先地位 , 从而引领国际标准 , 在国际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6年10月26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数据 , 2030年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将达到百万辆 。 随着各国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及关键技术的突破 , 未来几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 。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统计分析显示:
最近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 , 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 2017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也包括有燃料车 。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家目录中共计有8种车型 , 但目前产量还很少 , 市场急待发展和改进 。
目前 ,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中国有着不错的发展 , 但国内外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 尤其在技术领域 , 差异则更为明显 。 如关键材料 , 国内无法形成批量生产 , 仍需要进口 , 如此受制于人 , 也进一步导致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难以稳定生产;另在车控系统中 , 如空压机、加湿器、氢循环装置等附件系统仍需要进口;另在新能方面 , 如电池续航能力、电池寿命、温度适应性等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