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上千年,彝绣要换一种“新活法”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王延斌 盛利 林莉君
当采访人员们来到凉山州越西县呷古村采访时 , “80后”彝族姑娘阿洛阿拉莫正坐在缝纫机前缝制彝绣 。 没有尺笔 , 没有图样 , 那灵巧的指尖准确掌控了彝绣的走向 , 不一会儿 , 五彩细线便在布匹上绣出了一幅美丽的画 。

传承上千年,彝绣要换一种“新活法”
文章图片

【传承上千年,彝绣要换一种“新活法”】彝族妇女正在制作彝绣
彝族是个爱美的民族 。 能否绣出美丽服饰 , 曾经是彝家女子心灵手巧的标志 。 一方精美的手绢、一双精致的绣袜 , 在万千彝族女子手中翻腾着 , 绣成美丽的商品 , 绣出美好的生活 。
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追求 , 让阿洛阿拉莫最终放弃了在外打工的颠簸 , 回到家乡俯身做起了彝绣 。 她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每月三四千元入账 , 我很知足 。
传统技艺要换一种“新活法”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彝绣 , 是彝家人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技艺 。 在非遗传承问题受到重视的当下 , “80后”加入彝绣产业链 , 成为“合伙人” , 让彝绣非遗传承人阿洛拉作莫喜上眉梢 。
作为呷古村彝绣带头人 , 阿洛拉作莫乐见更多“新鲜血液”的进入 , 推动彝绣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 , 制作出更多时尚、精美的服饰 。 但她也明白 , 仅靠传统的手工制作 , 制作周期长 , 且工艺水平不一 , 难免粗糙 , 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
她认为 , 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更加先进的工坊 , 吸引更多“合伙人”进入 , 让传统彝绣换一种“新活法” 。

传承上千年,彝绣要换一种“新活法”
文章图片

彝族妇女正在制作彝绣 摄影王延斌
阿洛拉作莫的愿望也是海乃瓦沙子的期盼 。
秋日的下午 , 在越西县瓦曲村 , 彝族村民们载歌载舞 , 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 能歌善舞 , 精准地概括了彝族人的性格 。 千百年来 , 在凉山这片拥有古老文化、迷人风景的土地上 , 他们繁衍生息 , 将彝族古朴、浓郁、独特的文化传承至今 。
这其中 , 银饰文化展现出其闪闪发亮的一面 。
“铛、铛、铛……”认真地锤打银饰 , 是52岁的瓦曲村村民海乃瓦沙子的日常工作 。 这一动作 , 他每天都在做 , 以至成了习惯 , 保持了28年 。
从熔银到压条拉丝 , 从打压制胚再到手工制纹……直到最后清洗成品 , 十几道工序 , 每一步都需要精雕细琢 , 这让海乃瓦沙子不敢马虎 。 彝族人天生爱银 , 无论是日常 , 还是节日 , 银饰都要穿在身上 , 美在心里 。
将骨子里的爱转化为谋生手段 , 最终实现了十几万元的年收入 , 不得不说 , 海乃瓦沙子是幸运的 。
相对于海乃瓦沙子 , 家住瓦曲村一组95号的曲目阿且的规模更大一些——他注册了公司 , 注册资本达到了三百万元 。 在曲目阿且家里 , 从手工作业到机器加工 , 两者接力完成了银饰加工的全部过程 。

传承上千年,彝绣要换一种“新活法”
文章图片

彝族匠人正在制作银饰
希望 , 与年轻人有关 , 也与新模式有关
“只要有彝族的地方 , 就能看见瓦曲村加工出来的银饰 。 ”在当地 , 这句话流传甚广 。 海乃瓦沙子、曲目阿且与瓦曲村民们一道创造了一个奇迹——凉山州约80%的银饰出自瓦曲村 。
非遗传承 , 年轻人是关键 。 只有让年轻人喜欢 , 非遗才有持久生命力 。 这一点 , 海乃瓦沙子满满的自信 , “我在全凉山州有十多个徒弟 , 他们从20多岁到40多岁 , 都对这个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