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股份|三次转型,华金资本见证珠海特区40年变迁

在珠海的上市公司中 , 华金资本无疑是资历最“老”的一批 。
从最初的“粤华电A”、到更名“力合股份” , 再到如今的“华金资本” , 实现了三次华丽的蜕变 。
而这三次的转型 , 在珠海经济特区40年的历程中 , 都见证了特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

力合股份|三次转型,华金资本见证珠海特区40年变迁
文章图片
华金资本三次转型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成立2年登陆深交所
1992 , 一家名为“珠海华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 , 在美丽的珠海畔诞生 。
当年3月20日 , 经珠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珠体改(1992)21号文批准 , 于10月14日 , 经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粤股审(1992)75号文批准 , 由珠海经济特区前山发电厂改组设立为社会募集公司 。
作为广东省首批公众公司试点企业 , 珠海华电甫一降生就发展迅猛 。 不到2年的时间 , 珠海华电就迅速登陆了资本市场 ,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 股票代码“000532” , 股票简称“粤华电A” 。
当时的珠海华电 , 也是珠海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主板上市公司之一 。 此前一年 , 珠海的两家老牌企业——珠海港、丽珠集团分别于3月份和10月份率先登陆深交所 。 而珠海华电也成为了珠海的第三家上市企业 。
彼时的珠海 , 刚刚成立经济特区不过14年;而彼时的深交所 , 也不过才3年左右的时间 。 无疑 , 珠海华电无论对于珠海市还是深交所 , 都是明星一般的企业 。
站在珠海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 , 进入新世纪后 , 珠海华电的轨道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
2000年12月 , 珠海华电实施资产重组 , 主要经营范围与经营业务更改为微电子、电力电子、环境保护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电力生产和电力开发;实业投资及管理;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及其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 。
2002年5月28日 , 公司召开2001年度股东大会 , 同时进行了换届选举 。 一批德高望重、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归国博士和资深高管人员组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 。 2003年7月 , 公司名称变更为“力合股份有限公司” , 股票简称也随之变更为“力合股份” 。
一个全新的 , 具有“清华”概念的上市公司一一“力合股份” , 在不断加强规范管理 , 努力做大、做强、做特的同时 , 给公司和股东带来新的发展希望 。
更名华金资本转型创投
力合股份系一家投资控股型企业 , 当时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其实际控制人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但其后 , 力合股份的股权架构开始悄然改变 。 随着深圳力合逐渐减持力合股份 , 珠海水务集团逐渐成为力合股份第一大股东 , 珠海国资为实际控制人 。
【力合股份|三次转型,华金资本见证珠海特区40年变迁】与此同时 , 珠海国资旗下的珠海金控也开始布局力合股份 , 并逐渐实现控股 。 2013年9月 , 珠海金控集团全资子公司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开始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该公司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 而华发集团则是珠海金控的控股股东 , 持股比例91.07% 。
2015年开始 , 力合股份实施战略转型 , 在巩固提升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及污水处理等传统业务的同时 , 组建华金创新投资、华金资产管理、铧盈投资等专业子公司作为投资运作平台 , 大力拓展股权投资等新兴业务 , 并与IDG资本、东方富海、方正科技等知名创投机构和产业资本开展合作 , 通过合组基金拓展投资业务 , 全力打造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实体产业三大业务体系 , 构建了“创投+实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新格局 。
2016年 , 力合股份通过旗下子公司铧盈投资公司出资2.5亿元发起设立和谐并购安华私募投资基金 , 参与上市公司四川双马并购项目 。 此外 , 已投项目中的唱吧、航班管家、和力辰光等项目均启动股改和IPO申报 。 与此同时 , 力合股份还以珠海本部为管控中心 , 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城市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 初步搭建了国内核心城市全覆盖的区域布局体系 , 并在美国硅谷设立海外投资平台 , 为拓展国际投资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