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


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8月29日 , 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市羊口镇免费交付渔民使用 , 这是水面救生机器人首次在全国海洋渔业领域配备 。
渔船在海上生产过程中 , 由于作业环境、天气、海况等因素影响 , 偶有发生船员落水 , 如救援不及时 , 往往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 为进一步做好渔船船员落水救助 , 减少人员落水事故造成的伤害 , 2020年寿光市在现有安全救助装备配备的基础上 , 下大力加强渔船自救设备配备 , 对寿光市110千瓦以上的海洋渔船全部配备水面救生机器人 。
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此款新型救生设备是由珠海云洲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遥控操作的小型水面救生设备 , 该设备简单易用 , 可单人操作 , 发生人员落水事故时 , 救援者可单人抛至水中 , 并在安全区域遥控水面救生机器人迅速到达落水者处实施救援 。 其灵活机动 , 救援速度快 , 无需救援人员下水救助 , 在救生的同时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 设备装有双涵道式喷水推进器 , 由电力驱动 , 可从船上、岸上或飞机上投放 , 通过人工遥控操作 , 快速“游”到落水者身边实施精确救援 。 设备还具备自扶正功能 , 即便被海浪或外力掀翻 , 也可以通过自翻转实现快速回正 ,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 是一款革命性的应急智能救生设备 。
传统渔船救助 , 时间周期长 。 救助人员需穿戴携带好相关安全装备 , 启动发动机 , 驶出码头等过程消耗大量时间;传统渔船很多使用螺旋桨推进器 , 在靠近溺水者过程中可能有二次伤害风险存在;渔船的救助手段往往依托于投掷救生圈、救生杆或人员直接下水施救 。 救助的成功率低 , 风险系数高 。
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而水面救生机器人作为一款新型的智能救生设备 ,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渔船救生的痛点问题 。 它具有操作灵活 , 布置快速 , 承载动力强等诸多特点 。 它仅有1米尺度 , 单人即可搬运操控 , 最大遥控距离高达800米 , 航行速度在3m/s 。 在发生人员落水险情时 , 只需将救生机器人抛掷水面 , 即可稳定、快速、精准抵达指定救援位置 , 将落水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 且在黄金时间内(6分钟内)能同时救出多个溺水者 。 全过程救援人员无须下水 , 只要在岸边或船上遥控施救 , 比传统渔船救助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 水面救生机器人采用软性包边、特制防护格栅外罩等设计 , 有效防止行进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碰撞伤害 。
今年以来 , 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 , 为渔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 配备水面救生机器人、救生手环、保暖救生衣 , 有效提高了渔船安全装备建设水平 , 对减少渔船海上安全事故发生 , 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提高渔业安全保障水平 。
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救生手环的功能有 , 船上安装船载报警显控 , 船员佩戴手环报警终端 , 报警位置信息与船舶位置信息同屏显示 , 当船员发生落水紧急报警时 , 能够实时显示船舶与报警终端的相对位置、方向和距离 , 及时实施有效救援 。
【大众日报|视频︱全国首例!425台水面上救生机器人在寿光投入使用】(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石如宽 通讯员 赵德彦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