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的好好告别:共有青山明月,便没有人是异乡人丨周末读诗( 四 )

仇英《浔阳送别图》(局部)

3

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 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 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 /

读这首诗 , 无需任何名物注释 , 无需了解任何背景 , 明白如画 。 问题在于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画 。 诗情画意 , 要能感觉到诗情何在 , 画意又何在 , 才算得到艺术享受 。

前两句表面上是写景 , 或曰“交待离别的地点和环境” , 这样说不仅废话 , 而且很容易偷换成缺乏感受力的借口 。 离别的环境并非写离别诗一定要交待的 , 比如上面那首王维的《山中送别》 , 仅“山中”二字 。 再比如前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前两句“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 貌似交待环境 , 实则写情 , 但并非“情景交融”即可敷衍而过 。

感受力的敏锐 , 带来丰富的审美 , 而有了丰富的审美 , 才能有丰富的人生 。 缺乏感受力的人 , 日复一日在无意识的惯性中生活 , 这种人生如同没有活过 。 而诗歌和艺术的意义正在于唤醒 , 恢复我们对事物的感受而非认知 。

此诗前两句 , 如果我们置身其中 , 就会感到青山的青和白水的白是一种伤心 , 且它们的姿态一横一绕 , 如同守着城郭而阻拦人的离去 。 人离去 , 留在这里的生活 , 和青山白水一样 , 天长地久 , 如此又有了某种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