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疫苗的事留给专家,个人做好防护

  一名33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 , 从欧洲返回中国香港后被再度确诊 , 成为全球首例“二次感染者” 。 康复142天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 , 这则消息引发了全球关注 。 昨晚 , 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 这是他和其他专家一直都关注的问题 。 “其结果证实我们几个月来关于复阳或二次感染问题的担心 。 不过 , 对普通人来说 , 与其担忧疫苗是否研发失败、抗体是否有效 , 还不如和之前一样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胡必杰教授解答了大家关注的三个问题 。

  “二次感染”说明什么?“群体免疫”可能并不理想

  “一直以来 , 我们也在关注国内的复阳案例 。 有的病人是短期内就复阳了 , 临床上也见到几例出院几个月后的患者突然核酸检测呈阳性了 。 实验室没有进一步研究 , 所以不能确定究竟是复阳还是二次感染 。 但中国香港的这个案例印证了学界的猜想 。 ”胡必杰教授说 , 从现有报道来看 , 该患者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 两次感染的病毒相差很大 , 推断两次感染由两种不同毒株引起 , 属于再次感染 , 而非因病毒未清除而导致的复阳 。

  不过 , 大家不用过于惊慌 。 “目前来看 , 二次感染还是少数情况 , 更应该担心二次感染的是尚未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 , 因为先前他们所推崇的群体免疫策略可能并不理想 。 ”胡必杰说 , 在目前我国防控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 , 只要严防境外输入疫情 , 像这种二次感染的情况不太可能引发大规模暴发 。

  是否影响疫苗研发?实际带来一些有利启发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正在研究自然感染后免疫保护能持续多长时间 。 同时 , 人们也热烈期待疫苗的问世 。 “二次感染”病例一出 , 问题随之而来: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也难以对付新冠病毒吗?

  胡必杰表示 , 目前尚未有明确研究数据表明抗体能在人体内存在多久 。 病毒感染人之后 , 抗体能维持多久则因人而异 。 以人类已知的其他冠状病毒为例 , 即使在抗体存在的情况下 , 有部分人群也会发生感染 , 但是第一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间隔会持续多久 , 尚不明确 。 “我们对于新冠病毒在这方面的特点 , 还有很多地方有待研究 。 ”

  “并不能说研究疫苗就失去了意义 。 相反 , ‘二次感染’病例给疫苗的研究、生产带来了一些启发 , 更有助于研究人员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 ”胡必杰说 , “我每次讲课或者进行学术分享时也强调 , 老百姓对疫苗研发有很高期望 , 但专家层面应当更加理性一点 。 我们也期盼疫苗的成功 , 但是也要做好首轮研究不完全成功的准备 。 ”胡必杰表示 , 疫苗是为了让人类在面对病毒时能产生抗体;或在感染新冠病毒时能减轻症状 , 缩短传染周期 , 减少传播范围 。 尤其是老人、免疫力低下者等重点人群注射疫苗 , 可以对他们起到更多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