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我是协和医院的,让我来!”

长江日报讯(采访人员刘晨玮 通讯员协宣 文娜)26日和27日 , 长江日报及其新媒体推出“协和医院护士长轻轨车厢救人”报道后 ,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27日 , 人民日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湖北发布等微信公众号纷纷转发 , 传递着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温暖和担当 。
27日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再次专访了紧急施救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丹 , 她回忆 , 自己赶到患病市民身边时 , 已有数位热心乘客在帮忙施救 , “我出现的意义是作为专业人士给予一些指导 , 让大家都能安心、专业地去帮助他” 。 而为患者拭去涎水 , 是她在医院养成的工作习惯 , 要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尊重 , 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
她说:“我们医院任何一位医护人员路见有人突发急症 , 都不会袖手旁观 。 这是我们的本能和天职 。 ”
杨丹:任何一名医护人员遇到这类情况 , 都会和我一样
杨丹特意提及 , 当时 , 没有任何一名乘客埋怨轻轨停车耽误时间 , 大家都在为患病市民出主意 , “武汉人本来就热心善良 , 疫情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一起挺过来 , 现在更会齐心协力” 。
杨丹告诉采访人员 , 当时 , 自己没有一丝犹豫 , 挺身而出 , 是出于身为医护人员的本能 , 也是协和医院院训“仁爱济世 , 协诚人和”的体现 , 每位协和人都会奉献出一份力量 , 汇聚成大爱 。 面对网友们的称赞 , 杨丹一直说:“任何一名医护人员遇到这类情况 , 都会和我一样 。 ”
作为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 , 37岁的杨丹也是武汉最早一批走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 1月中旬 , 杨丹临危受命 , 从缓冲、污染区架构划分到防护物资筹集到位 , 从仪器设备安装到团队组建培训 , 医疗规范与流程一步步完善 , 高效建成一个新的隔离病区 , 此后 , 她连续奋战2个月没有回过家 。
朱良如:青海高原上出手急救女游客
今年8月12日 ,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良如教授在青海省乌兰县出差 , 行至海拔约3600米的高原时 , 刚下车 , 便听到有人呼救:“有没有医生可以救人?”朱良如循声立刻冲过去 , 发现是一位女游客因高原反应出现休克、晕厥症状 。
朱良如为这名游客检查后发现 , 脉搏极其微弱 , 朱良如乘坐的车上恰好有检查设备 , 于是 , 立刻为其测量了血压和指脉氧 。 发现女游客手脚冰凉 , 又在地上铺上衣服 , 让其平躺 , 把随身带的罐装氧气给她用上 , 向人要来糖让她含着 , 喂她喝下温水 。 看到女游客表现得有些烦躁 , 朱良如握住她的手一直安抚她 , 直到这位游客转危为安 。 朱良如告诉采访人员 , 这其实是她第4次在紧急场合为陌生人施救 。
涂蕾:列车上“劫下”病危男孩紧急送医
去年9月15日 , 驶向武汉的D2242次列车上 , 13岁咸丰男孩陈俊伦突然腹痛难忍、呼吸困难 , 同行的父母不知所措 。 听到广播的急救通知后 , 同在车上的协和医院医生涂蕾迅速赶往现场 , 判断男孩为急性阑尾炎、腹膜炎 。 得知孩子还有严重的血液疾病 , 担心他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 说服男孩家长后 , 她联系上协和医院总值班 , 请求为孩子开启绿色通道 , 同时向铁路地勤借来轮椅 , 自己全程护送男孩到协和医院 。
王佳:火车站用雨伞搭建产房接生女婴
2019年5月10日 , 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内 , 一名23岁的孕妇突感不适 , 即将临盆生产 。 紧急关头 , 火车站通过广播寻医 , 找来毯子、雨伞搭建临时产房 , 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管护师王佳与另外两名互不相识的护士闻讯赶来 。 20分钟后 , 孕妇产下一名女婴 。 当时 , 婴儿的脸上和口腔里有很多分泌物 , 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 , 王佳用嘴将孩子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 , 并与其他护士一起帮助产妇娩出胎盘 。
周静:为急救心跳停止的男乘客险些错过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