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传》:这部传记,看见特区“每个人”
这部传记 , 看见特区“每个人”
《深圳传》堪称文字版“纪录片”
本报采访人员李晓玲
“深圳既像一个魔方 , 又像一个谜团 , 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阅读、去书写 , 却仍然写不尽 。 写不尽的城市才是最有魅力的城市 。 ”“我把深圳比喻为‘魔方’ , 不仅基于它的历史 , 更着眼于它的当下和未来 , 这个魔方还不知道要转出什么样的天地 , 一切都是未知数 , 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深圳具有更大的期待 。 ”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 , 刚刚问世的《深圳传:未来的世界之城》(以下简称《深圳传》)还散发着纸墨香 。 作者胡野秋是特区知名文化学者和作家 , 他客居深圳27年 , 深度参与并见证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 。 胡野秋在《深圳传》里最大程度上摈弃了学术语言、逻辑圈套等形式外壳 , 回到文学 , 用散文和小说的笔法叙述与描写 , 力图让更多读者看到一个鲜活的深圳 , 而不是一个概念化的所谓“改革的前沿”“创业的乐土” , 更多地呈现一个市井的、有烟火气的“人间深圳” 。
特区文字版“纪录片”
翻开《深圳传》 , 不禁一喜 , 小品文、街巷故事、身边人物不一而足 , 短小精悍 , 活泼好读 , 嬉笑评说 , 轻松拈来 。 对于我这样的“新深圳人”来说 , 跟随作者观察、思考、生活、闲逛 , 用眼睛和脚步丈量常人罕至的角落 , 生动的故事和绵密的细节呈现眼前 , 书中人物就像是身边朋友 , 这种如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让人欣喜和过瘾 。
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专访时 , 胡野秋表示 , “深圳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一切皆有可能 。 ”他说 , 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 , 不同的时期 , 总有一些新城异军突起 , 也有一些老城黯然退出 , 在犹如潮水般的进退消长中 , 有些灼灼其华 , 有些则逐渐被遗忘了 。 只有那些穿越过漫长岁月风尘 , 仍然出类拔萃、呈现卓越的城市 , 方可称为“伟大城市” 。
而如今 , 深圳跻身中国一线城市并成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 成为国际性都市;怀揣梦想的人从四面八方来此奋斗 , 成为敢想敢为的深圳人 。 正如胡野秋的解读:“对于深圳的现代性与独特性 , 我在书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呈现 , 尤其是对深圳文化性格的形成 , 以及城市精神的描述 , 都向读者清晰地展示了深圳的两个维度 , 一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域维度 , 二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共处的时间维度 , 这样的两种维度相遇 , 造就了深圳城市的现代性和独特性 ,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可以概括的 , 现在中国多元化的城市越来越多 , 但最具有现代性的城市还是深圳 。 ”
当然 , 也正因深圳年轻 , 深圳人来源多元 , 所以虽人人尽知 , 却不乏误读——如文化沙漠 , 冒险家的乐园……在《深圳传》前言中 , 胡野秋也写出了常人以为的深圳:在很多年里 , 人们认为这里到处是黄金 , 当年“东西南北中 , 发财到广东”的人中 , 有一多半是冲着深圳而来;还有一些人认为深圳是暴发户 , 缺乏底蕴 , 略显肤浅 , 这里可以是事业的疆场 , 但不是宜居的温床;还有人以为这里充满着冒险家的争夺 , 商人们在尔虞我诈中获得快感 , 到处是灯红酒绿与刀光剑影 , 胆小者勿进;当然也有人把这里视为天堂 。 而只有在这里生活了一年以上的人 , 才能明白这座城市的形式与内容有多么地与众不同 。 认识一座城 , 总是由表及里的 , 正如认识一个人 。
- 电视剧|这部国产剧,我追了!忍不住安利给你们
- 村口西凉花|一集就轻松拿下热度榜榜首,这部国产新剧目测要火
- 清心醉人|《琉璃》一个爱而不自知,一个爱的忘我,入股不亏
- 封面新闻|《信条》口碑“熵减”,这部烧脑大片的票房却依然“熵增”
- 青年|战栗杀机:“美强惨”代表角色亚修,香蕉鱼这部番你值得一看
- 电影|这部14年前的电影里,我看见了每个成年人崩溃的样子
- 电视剧|只播了一集就登顶热度榜榜首,这部国产新剧才是接下来的爆款
- 生活养生|27岁小伙,足浴猝死!医生:这部位不能随便碰
- 青年|这部动画曾被谷歌抄袭创意?假期补番计划,不能错过的科幻神作
- 请叫我绅士|《少女大人》虐恋升级!此剧高开低走,要弃剧?